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米尔顿·艾瑞克森的智慧(中)--NLP与领导第92讲

作者:张修哲|文章出处:总裁学苑|更新时间:2008-02-15


  (续上周)除了上周谈过的催眠派别之外,"NLP"还以广义的催眠角度来看,提醒大家,一般所谓的"沟通",其实也是一种"催眠"。

  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美国电影(台湾将片名翻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简单说,它的情节就是这样:

  电影的开始,男主角还是小孩,他的父亲在临终时告诉他,男人要有美貌的女人才能无憾。男主角长大后,就热衷于追求美貌的对象,但是,一直都非常不顺利。

  有一天,男主角在电梯内巧遇催眠专家(影射某知名"NLP"大师),专家了解他的状况之后,"主动"送他一份礼物,就是将他催眠,让他看到姿色平常的女孩,将"视为"美貌、理想的对象。接着,男主角果然遇到了他"视为"美貌、理想的女孩,并陷入情网。

  男主角的一位好友,看在眼里甚是不解,明明是超重的胖女孩,为何男主角会将她当作天女下凡?他多方努力,终于发现男主角是被专家催眠,于是,他找到这位专家,并从专家处得到解开催眠的指令,回来之后,就替男主角解开催眠。

  恢复"清醒"的男主角,见到女友的"真实"面目,一下子不能适应,因此造成女友不相信男主角而避不见面。男主角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灵沉淀,发现自己是真的爱上这位女友,于是,他克服种种困难再去找她,对她重新表白,并赢得女友的芳心。

  电影的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常常和朋友们谈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有很多实在很有趣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思考,比如说:

  ·男主角的这位朋友,为什么那么多事?人家情人眼里出西施关他什么事?为什么一定要让男主角看到女友的真面目?

  ·男主角最后还是爱这位胖女友、和她结婚,清醒过来和不清醒到底有什么差别?

  ·如果我们是男主角,我们要不要"清醒"过来呢?我们接不接受专家的这份"礼物"呢?

  如果从"NLP""广义催眠"的角度来看,电影中,男主角至少被强烈催眠两次,一次是在电梯中被专家催眠,让他以后将姿色平常的女孩视为美貌、理想的对象;另一次则是小时后,他父亲临终时告诉他,男人要有美貌的女人,造成他日后热衷于追求美貌的对象。

  将这个观点引申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从小至今,到底接受过多少"暗示、催眠"?如果视觉、嗅觉…会因被催眠而扭曲,那么我们如何确信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清醒"呢?我们要不要"清醒"过来呢?

  如果我们是电梯中的那位催眠专家,我们会不会也"主动"送男主角这份礼物,让他将姿色平常的女孩视为美貌、理想的对象?

  假设我们是位催眠师,我们有能力让别人"清醒"过来,我们是否一定要出手"让"对方清醒呢?

  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我们可能是主管、讲师、顾问…,我们面对部属、上司、同侪、顾客、家人、学员…,如果以"NLP""广义催眠"的概念来看,我们是否也不断地在扮演男主角(被催眠)、催眠专家(催眠别人)、男主角的女友(与被催眠的人互动)、男主角的朋友(旁观者)…种种角色呢?

  "自我中心"、"操控欲",之前我们还谈过"不容许应用催眠技巧侵犯他人",这是催眠师最忌讳的,那么,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这些"忌讳"对我们而言,真的有意义吗?…

  这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可以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如果有时间,针对这些问题,仔细自我探讨、和朋友交流分享,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再研究研究"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Erickson)到底是怎么"催眠"的,相信会发现更多米尔顿大师的智慧。(下周续)

摘自:
总裁学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