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关于NLP  >    内容

NLP:一本可以改写你人生的“人性说明书”

作者:黄启团|文章出处:智慧行|更新时间:2021-07-29

  引言:

  团长喜欢学习,其中心理学领域的学习持续了2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学习过超20个流派的心理学。我还成立了一家有24年历史的心理学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前前后后也经营过很多的学问,萨提亚、催眠、完型、超个人、TA、NLP等等,但我对NLP这门学问却情有独钟。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钟情于这个学问呢?

  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说说,NLP是什么,以及它的魅力在哪里。你会发现,掌握了它,就是给人生多开了一扇门。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心理学,就是一门可以让人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的学问。但心理学中,我们为什么要学NLP呢?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众神之王宙斯创造了世界后,命令普罗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两兄弟用泥土创造万物。

  普罗米修斯是“先知先觉之神”,而埃庇米修斯是“后知后觉之神”。老实勤奋的埃庇米修斯只会按部就班地做事,他先把动物创造了出来,赋予它们各种神力,给猎豹奔跑的能力、给狮子勇猛的力量,给猴子予灵活,给鹰予利爪,让鱼儿能在水里嬉戏,鸟儿能在空中歌唱,总之,他把神性中的美好都给了动物。

  而当普罗米修斯把人造好时,已经没有神性可以给到人类了,所以人跑得不如猎豹、力量不如狮虎,灵活不如猴子,不能上天入地,也不能在水里遨游,这哪还有一点高等动物的样子?

  为了赋予人类更高的智慧,普罗米修斯去奥林匹克山盗出了火种,把火带到了人间,人们欣喜若狂,开始用火烧制食物,而那些凶残的野兽看见熊熊大火则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逃跑了。

  就这样,人们过起了有光明的日子,成为了能够主宰周围世界的高级生物。

  这是一个隐喻故事,讲的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否也可以拥有某种“神性”的力量,让自己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获得某些生存的优势呢?团长认为,可以有。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一脚牛粪一脚泥从农村走到城市,从一贫如洗到财务自由。我没有父辈的助力、没有靠得上的关系,也没有名牌大学的背景,我靠的是什么呢?

  当然,这其中得益于贵人相助以及各方力量的支持。但我认为有一门学问功不可没,这门学问就是NLP。NLP是点燃我生命的那束“火种”,赋予了我力量与智慧。

  NLP到底带给了团长什么,又能带给大家什么?对我们有什么用呢?请和我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NLP的起源

  19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有位叫理查·班德勒(RichardBandler)的年轻人,他因为不满传统心理治疗的冗长与低效,开始寻找其他卓越的心理治疗大师,因缘际会他认识了萨提亚女士。

  在和她合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很多已经打算放弃生命的患者,和这位老太太聊完天后,竟然又找到了生的希望,于是这位理工男就开始思考和总结,萨提亚女士的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魔力?

  然后他总结出了萨提亚的语言里有某种程序,这种程序也是一个人做事的某种规律、模式,但还是学生的他,无法确定自己总结的就是对的,于是他找到自己的老师,语言系的教授——约翰·格瑞德(JohnGrinder),他们一起研究萨提亚的语言究竟有什么规律。

  他们终于发现,萨提亚的语言,真的能够影响到人神经的反应,于是他们将其做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催眠和完型等多位心理学大师的精髓,变成了一个学问:NLP。

  这三个字母代表的意义分别是:Neuro(神经)Linguistic(语言)Programming(程序)。

  学NLP有什么用

  你购买一台电器,首先会看说明书,因为你只有了解它,才能熟练使用它,让它为你所用。

  可是,你生的孩子、聘请的员工以及爱上的伴侣,他们有说明书吗?你真的了解他们吗?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你如何跟他相处?

  不要说别人了,就算是自己,你又了解多少?比如你为什么明明很想做一些事情,却迟迟不做?而那些你明明不想做的事情,却偏偏经常做,戒都戒不了?明明爱一个人,为什么还总是对他发脾气?明明不想骂孩子,可是为什么每次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如果有一本说明书,告诉我们该如何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如何处理和人有关的各种问题:感情问题、小孩教育问题、个人成长问题……那该多好啊!

  NLP就是这样一本“人性说明书”,它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可以帮你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当你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和他人时,所有一切跟“人”有关的事情,比如企业管理、职场晋升、婚姻爱情、孩子教育等,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NLP就像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是一门可以帮助你事业有成,同时家庭幸福的学问。

  接下来,我们逐一拆解,N,L,P,三个部分可以怎么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1、N:Neuro神经

  我们都知道手机的功能很多,但我们真正用到的却不多,比如有些老人只是用手机打打电话,发发微信,却不知道手机还可以拍照、看视频,可以赚钱,等等。学习N:Neuro神经,就能启用那些被我们埋没的功能。

  N指的是神经系统。

  人类以五官去接收这个世界的讯息:

  Visual(pictures),视觉(图像)

  Auditory(sounds),听觉(声音)

  Kinesthetic(feelings),触觉(感受)

  Olfactory(smells),嗅觉(气味)

  Gustatory(tastes),味觉(味道)…及我们的潜意识

  不同的人对感官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现在是“冷”还是“热”,26℃的空调房也许对爱斯基摩人来说太热了,但对生活在赤道的人来说,又太凉了。

  那我们如何通过调整我们的神经系统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呢?在NLP众多的方法中,请大家体验如下几个简单的方法:

  呼吸: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运用呼吸来帮助自己。

  人有两组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让我们兴奋的神经,比如当我们演讲、比赛的时候,它就会兴奋,带给我们力量、信心和勇气,而副交感神经是让我们放松的神经,让我们进入安定、放松的状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知道如何调整这两组神经,所以,才会导致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兴奋,不停刷手机,白天该拼搏的时候疲累,只想躺平。

  如何才能掌控自己的状态呢?

  要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呼吸方式有两种:

  1、腹式呼吸:吸气肚子鼓起,呼气肚子收紧。腹式呼吸可以启动副交感神经,让我们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所以,当你需要放松、睡觉时,可以采取腹式呼吸。

  2、逆腹式呼吸:吸气肚子收紧,呼气肚子放松。逆腹式呼吸可以启动交感神经,让我们充满力量和勇气。所以,当你需要力量时,你可以采用逆腹式呼吸。

  当你明白了这两种调节神经的方式,就像你找到了自己内在的能量开关,当你需要动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逆腹式呼吸让自己更有力量。相反,晚上入睡前如果思绪繁杂,就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养精蓄锐。

  仅此一点,你就可以知道NLP的威力了,学过NLP的人,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上,事半功倍;而没学过NLP的人,则在无明中虚耗自己的精力,浪费生命。

  眼球移动法:

  你知道吗?眼球移动也会影响我们的神经反应。

  当你悲伤的时候,想流泪,但当时的氛围又不适合哭泣,你会怎么做?大多数人都会抬头看看天。

  这是因为我们抬眼往上看的时候,能停止悲伤。而当我们低着头、弯着腰的时候,整个人是没有状态的,所以人们才会说“垂头丧气”。当你明白这一点后,就能通过眼球的移动来调控自己的心情了。

  眼睛的移动还有别的功能,比如:探寻过去和开创未来。

  假设你的东西忘记放在什么地方了,你想找到它,有什么小技巧呢?

  很简单,对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当你找不到东西时,只要把眼睛往左上方移动即可,这样能帮你回忆起过去一些被你遗忘掉的东西,惯用左手则相反。

  而当我们想创意、idea时,可以让眼睛往右上方移动,这样就可以启动我们大脑的创意了。

  这个小技巧还能用来检验别人是否撒谎。

  比如,你问对方:昨天晚上去哪里了?如果他的眼睛往左上方看,说明他在回忆过去,在想昨天到底去了哪里,那么他说出来的答案就是诚实的。但如果他眼睛是往右上方看(找新点子),你基本就能断定他是在撒谎了。

  眼睛也是一个开关,掌握了这个开关,你就掌握了内在神经调整的按钮。但N:Neuro(神经)的奥秘还不至于此,下面这招更厉害!

  镜像神经元:

  生活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看到别人笑的时候,自己也想笑,看到别人流泪的时候,自己也止不住地伤心,看到别人打哈欠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犯困。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镜像神经元”里。

  镜像神经元是20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首先发现的,这个发现证明猴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所观察对象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

  它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像镜子一样能感知到别人的感受。这有什么用呢?

  假设你喜欢一个女孩,你想追求她,了解了镜像神经元,你不用刻意对她说什么,都能让她对你有好感。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商务谈判中,增加对方对我们的好感及信任。

  萨提亚女士说:人因为相同而连接。人们会对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好感,这就是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在起反应。所以要赢得对方的好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培养自己的“亲和力”。

  这就要用到5M配合法:

  1、配合身体语言(MatchingBodyLanguage)

  可以配合的身体语言有很多种,例如:

  1)身体姿势

  2)眼神接触

  3)手势的速度和频率

  4)头部的倾侧度…等

  比如对方坐姿是翘腿,你就也翘腿坐,对方推下眼镜,你也推一下,这样对方即使意识不到,但潜意识中镜像神经元也会起反应,对你产生好感。

  2、配合语调Matchingtonality

  当对方说话大声时,你就需要提高音量,对方说话小声,你就需要轻声细语。

  很多客服没学过这个,当顾客气势汹汹地投诉时,他们仍然轻声细语地说“先生,很抱歉,请问您遇到了什么困难”,对方听到后不仅不会消气,还会觉得客服并不着急自己的事情,给该企业留下更不好的印象。

  同样,如果对方语气很温柔,你却说话很激昂,也会让对方觉得你很粗鲁。

  3、配合用词习惯Matchingwords

  在复述或总结对方的陈述时,尽量用回对方同样的词语。改变对方的用词,会产生沟通障碍,让对方觉得你根本不明白他的意思。

  比如中国东南西北文化都不一样,北方人喜欢说“咋整”,南方人喜欢说“怎么搞”,中原一带喜欢说“怎么弄”,如果和东北人说“怎么搞”,和广东人说“这事该咋整?”对方就会一脸懵,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要用回对方的语言习惯,和北方人“整”,南方人“搞”,中原人“弄”,不然就会搞不清楚、整不明白,这就是俗语说的“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除此之外还有交叉影现和配合对方呼吸等方式,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分享了。

  2、L:Linguistic语言

  前文我说到,理查·班德勒很好奇,萨提亚女士是怎么通过和患者聊天就能改变他们生活状态的,他带着理工男的思维对萨提亚的聊天方式进行了研究,有了很多发现。

  语言重构:

  萨提亚女士经常会在聊天的时候改变来访者的用词。

  "问题”——"情况"

  “困难”——“挑战”

  “难”——“不容易”

  “不行”——“还没找到方法”

  比如,来访者对她说“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

  她会这样重复“说来听听,你遇到什么状况了”;

  如果来访者说:“我工作遇到了一个困难”,

  她会说“听起来,你遇到了一个挑战”;

  -“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太难了”

  -“是的,听起来挺不容易的。”

  -“我不行,我做不到。”

  -“我知道,你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

  简单一个词的改变,人的心情就变了,状态也就不一样了,语言能很容易就影响一个人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去改变自己的用词。以团长的角度给大家举个例子:

  “这两年的疫情给我们心理学培训行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让我们公司陷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没法开线下课,只能通过线上开课。短视频年代大家都喜欢看短内容,我讲3天课没问题,但要我1分钟的视频里表达清楚心理学的知识,我确实不行,我不知道怎么在疫情期间用短视频来经营好公司,太难了。”

  你听完团长说这段话,会觉得团长像是要把公司关停了,整个人的状态是很无望的。但我换个词,你们再感受下。

  “这两年的疫情让我们心理学培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线下课无法举办,我们就尝试创造线上的业务,短视频年代大家都喜欢看短的内容,我讲3天课没问题,但要我1分钟的视频里表达清楚心理学的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挺不容易,我今天暂时还没找到如何用更短的内容来传播心理学的方法,但我相信方法一定存在,我在不断摸索、尝试,相信以后会找到方法的。”

  这两段话,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我用了两组不同的词,呈现出的就是不同的状态和效果,这就是语言改变我们神经反应的例子。

  当一个人看到的总是困难、问题,觉得自己不行,他还有行动力吗?还会尝试吗?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向老天祈祷,而是换一组词,重新描述现状,就能重新找回内在的力量。

  “为什么”→“怎么做”:

  如果我们做错了一点事情,别人问“为什么”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呢?

  比如,下属迟到了,你是上司,问他为什么迟到。

  他可能会说:“堵车啊”。

  -“别人都不堵车就你堵车!”

  -“我那条路最堵啊,而且我家还住得远。”

  所以,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对方只能不断给你借口,证明他是对的,双方陷入冲突,并没有解决问题。

  但换个问法:“小王,今天我留意到你上班迟了点,以后怎么做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呢?”

  -“提前出门”

  -“除了提前出门,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早睡早起,出门要带的东西提前准备好。”

  对方就不会觉得被指责,继而找借口,只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创造解决方案。

  这就是“怎么做”这个词的魅力,当你的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也同样适用。你问孩子为什么只考59分,他会说“已经快及格了,还有人考49呢”跟你顶嘴。但你如果问“这次考了59,只差1分就及格了,下次怎么做提高这1分呢?”他就会开始找方法,比如下次多检查一下,下次好好复习,补课,等等。

  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会让对方有被指责的感觉,产生负面的感受,焦点回到过去,对方就开始找借口,借口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他就会跟你对抗。所以,别人会跟你对抗,是因为你问错话了。

  而当你问怎么做时,这样问是在假设对方是有能力做到的,焦点去到了未来,他就会开始找方法,证明“我是有能力的”,然后用行动来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创造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NLP里我们也把这种框架叫做“教练框架”,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语言的技巧,可以购买我的书《改变人生的谈话》。

  3、P:Programming程序

  程序就是一个人的模式。

  有一次,我们在某五星级酒店开课,有个学员问我:“团长,为什么你们选了那么低端的一个酒店开课呢?”

  我听了很纳闷,这明明是一个无论是服务还是环境都一流的酒店呀。他说:“这家酒店连条毛巾都没有,这几天我一直是用手洗脸的。”

  我一听就笑了,原来,这家酒店的毛巾是放在洗漱台下方的柜子里的,但因为这位学员住惯了毛巾放洗漱台上方的酒店,所以他习惯性地去洗漱台上方找,当然找不到了。

  大家看懂这位学员的模式了吧,他找资源都是在原来习惯的范围里找,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只是自己原来的习惯,我们还能找到更多的资源吗?就像这位学员,明明毛巾就在那里,却不能为自己所用。

  如果团长也这样呢?24年来我一直在开线下课,如果我一直局限在这个领域,疫情来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将无法做直播,无法通过别的途径传播课程,我也就无法获得财富了。所以,财富从哪里来?就从改变你的模式开始。因为,你无法赚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财富。

  1.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NLP把人的行为习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视觉型:这类人习惯用眼睛看世界,用画面思考问题,他们反应快、语速快,喜欢色彩丰富的东西,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追求高效率。

  2)听觉型:这类人习惯用耳朵听世界,用声音思考问题,他们喜欢音乐,他们对声音高度敏感,讲话、做事有节奏。

  3)感觉型:这类人习惯用身体感觉世界,不喜欢思考,根据感觉做事,喜欢触摸,通过体验学习。他们不讲究效率,讲究舒服,不理会潮流,更重视自己的感受。

  4)逻辑思维型:这类人做事理性,情绪冷静。他们喜欢推理、逻辑、分析,不喜欢感情用事,他们讲道理,重信用,喜欢思考,需要自己的空间。

  如果能知道自己或对方的行为模式,与人相处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上,如果老师能知道孩子的行为特点,因材施教,那每个孩子都能学好。但可惜的是,大多数老师都不懂这些,只用一种方式教学,就会牺牲其他三种类型的孩子。

  现阶段学校里大多数老师都是逻辑思维型,所以,学霸也基本上是这个类型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视觉型、感觉型的孩子都沦为了教育的牺牲品。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好,不一定是他的问题,只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他而已。

  2.思想模式

  我们做或者不做一件事,和什么有关?比如,有人运动,是因为他觉得运动有利于健康,运动是行为,而决定一个人是否运动的是我们的信念。

  “思想模式”,就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最常见的分类就是“乐观”与“悲观”。

  假设,你今天买彩票中奖了,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的想法是“天啊,我这种人都能中奖,简直是走了狗屎运”,你并不觉得是自己这个人本身就能吸引来好的运气,那么就代表你拥有一个悲观的思想模式。

  同时,你觉得买彩票中奖,是一个个别的事件,还是普遍的?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个别的事,那也说明你是悲观主义者。

  乐观主义者会觉得这是普遍的,我买彩票会中奖,我找工作会遇到好老板,我谈恋爱会遇到好老公,我交朋友会交到贵人。

  再举个例子,你出门踩到狗屎,你会觉得这只是个行为问题,还是这和你这个人有关呢?乐观主义者会觉得:不就是踩到狗屎这件“事”吗?代表不了什么,也不觉得和自己这个“人”有关系,但悲观主义者会认为“一定是因为自己很衰,才会踩到狗屎”。

  这些就是思想模式,一个人想问题的习惯。

  当然,乐观和悲观没有好坏之分,悲观的人也有审慎的优点,乐观的人也容易做事虎头蛇尾,这些不用刻意改变,但有一点要改,那就是我们“限制性的思想(信念)”。

  一个有限制性信念的人,遇到一些超越自己认知或能力的事情,就会本能说“不可能”。当有了这样的想法时,就限制了自己的人生,就像人字外面加了一个框,变成了“囚”一样,成了自己思想的囚徒,所以我们要对思想的限制保持觉察。

  “世界无限,除非设地自限”,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请记得你只是“暂时没找到方法”,当我们破除思想的限制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越来越好。

  那我们思想的核心有什么呢?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你认为重要,才会因此而做某件事情。为什么你此时会看这篇文章,就是因为你认为学习是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如果你不这样认为,你不会一直看到这里。

  除了价值观,会影响我们思想的还有下面这点:

  二、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对人或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是一个人做或者不做一件事的依据。团长用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说明白:信念就是一个你会赖以行动的想法。

  比如说,“运动有利于健康”,如果你认可这句话,但是并没有去运动,这句话就只是你的想法而已。但如果你每天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无论寒霜酷暑都不能阻止你,那它就不仅仅是你的想法了,是支撑你一定要去运动的信念。

  这和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关系呢?很多时候,偏执的信念会阻挡我们的行动。

  以金钱为例,你提到金钱会有什么想法?有些人会觉得钱是“肮脏的”,“腐败的”,有钱人身上有“铜臭味”,金钱是“万恶之源”。这样坚信,请问他还会有动力赚钱吗?一个坚信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人,他这一生都不会变得有钱。

  信念一旦在我们大脑里生根发芽,就会影响我们的一生。那怎么办呢?

  首先,要认识到,信念它未必是真实的,你的想法,仅仅是一个想法而已。为什么这样说?

  来看一个著名的棋盘阴影实验:方格里的A和B你认为谁颜色更深?

  大部分人都会选A,无论选哪个,都是你的信念,但你的信念有可能是错的。

  我只是在AB之间拉了一根线,你就发现,其实AB是一样深的。

  只是因为一开始,A的周围有3个浅色的方块,B的周围有3个深色的方块。它们的深浅,是因为跟周围的方块产生了对比才判断出来的。

  就像你觉得易建联很高,因为他比你高,可是他和姚明站一块,你又会觉得他矮一样。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信念是会被眼睛所蒙蔽的。

  同样,信念还会被环境蒙蔽。你认为钱是肮脏的,很有可能是受你成长环境的影响,比如小时候家里借钱时接触到的有钱人都是不好的人。但这不是一概而论的,有很多有钱的好人,你没有看到,你就错误地给钱下了一个判断。

  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信念,它会受我们周围的环境影响,未必是对的,但它却会控制我们的人生。

  再看这幅图,你认为它是动的还是静的?

  其实它是静的,但你会觉得它是动的,因为它用了特殊的构图方法,骗过了你的眼睛。

  所以,我们不要相信我们大脑中所相信的,一定要保持好奇,一旦你固化了自己的想法,人生基本上就固化了。这就是NLP研究的,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之间的关系。

  那怎么样改变我们的思想模式,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来看一张神奇的图,它就像武林高手的秘籍一样。

  我们的信念会决定我们的行动,这个行动就带来了一个结果。就像你因为相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坚持看完这篇文章,结果你掌握了一门学问叫NLP一样,它就像普罗米修斯偷来的火种,会让你的人生充满力量。

  如果你对今天的现状不满意,你要知道,这是由你过去的行为创造的,而决定你过去行为的,是你固有的旧信念,如果你对这个旧的信念没有觉察,你就很难改变今天的现状,就像“金钱是肮脏的”这个例子一样。

  那如果有了旧的信念却想改变现状怎么办呢?

  那就换一个新的信念。比如把“钱是万恶之源”变成“钱是一种力量”,当你有了这个新信念,你就会采取新的行动,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就会得到一个新的结果,变成一个富裕的人,你的命运就改变了。

  所以,NLP不仅是一门学问,它可以是改变你下半生命运的钥匙。

  3.情绪模式

  有些父母不想打孩子,但是每次发火都控制不住,打完后又后悔。还有一些抑郁的人,无论多开心的事,也总是开心不起来。

  这是因为,前者的情绪模式是向外攻击,而抑郁症患者的模式是向内攻击。如果我们不去认识情绪的模式,就会容易掉进情绪的陷阱,轻则变得易怒狂躁,或悲观抑郁,重则众叛亲离或者失去生命,这样的人生,再有钱,也不会开心。

  情绪的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情商包括以下五种能力:

  1)自我觉察

  2)自我控制

  3)自我激励

  4)共情/同理心

  5)人际关系

  关于什么是情商,我在另外的文章中已写过,这里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展开了,如果你真的想驾驭你的情绪,推荐你来学习NLP。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清楚什么是NLP,为什么要学NLP了。我用一棵树做个比喻,情绪和行为就像树干、树枝和树叶,是肉眼可以看到的部分,而决定树是否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却是我们看不到的树根。

  同样,决定一个人外在成就的,也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信念和价值观。学习NLP,就是从信念和价值入手,去改写我们的人生。经过过去20多年的学习,我对NLP这三个字母有了新的理解:

  N:New——新

  L:Life——生活

  P:Path——道路

  NLP对我而言是一种新的生活道路,新的生活方式。我相信NLP可以改变你的世界,因为NLP曾经改变了我的世界!

  如果你也跟团长一样,希望获得超越平凡的“火种”,让自己的下半生过得更加丰盛美好,推荐你报名团长主讲的《NLP专业执行师》。

立即扫码咨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