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四位启蒙大师带给"NLP"的智慧与技巧,远比我介绍的要多得多,我只谈我个人感触较深,且与"企业主管的领导"较有关的部分。
理查·班德勒(RichardBandler)和约翰·葛瑞德(JohnGrinder)发现"NLP"之初,采访的第三位大师就是完形治疗创始人"弗烈兹·皮尔兹"(FritsPearls)。
弗烈兹大师在心理治疗领域有很多让人赞叹的成就,比如说,传统心理学主张"身心分离",大师则揭纛:"人类的本质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心理是个整体"、" 语言 意识性高, 身体反应 则来自潜意识"、"应更重视 身体感觉 及 肢体语言 ",心理治疗时,还特别强调"放弃理性,倾听身体的感觉"…等。
"NLP"对大师的看法非常尊崇,但是,并不代表对大师的主张之诠释就和别人完全相同。例如,大师所说"语言的意识性高"这句话,有人将之解读为" 语言 意识性高,所以容易 说谎 ,信息较不可信"。
"NLP"专家则相信,"语言的意识性高"这句话中所提到的"意识性",也是人们"整体"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信息,不宜忽视。"NLP"也不以"说谎"来诠释"语言的意识性高"这句话,"NLP"相信" 语言 、 意识性 和 身体反应 都是每个人 整体 的一部分",别人系以"整体"表达,我们当然也应从"整体"聆听、了解他人,只注意对方的"语言"或"身体反应(包括肢体语言)",实为偏颇的做法。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当我们同时兼顾一个人的"语言"和"肢体语言"讯息时,经常会发现,即便人们的"语义"和其内心想法不一致(一般称为 说谎 )时,他的"肢体语言",竟然会毫不隐瞒地告诉我们:"我内心的想法和我所说的话不一样。"
"NLP"习惯以"一致性"来形容一个人" 语义 和 内心想法 的相同程度",语义和内心想法完全相同就是"一致",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诚实",语义和内心想法不一样就是"不一致",就是一般所称的"说谎","一致性"是个中性辞,没有批判的意味。
"一致性",并非只有"诚实"和"说谎"两种状况,它也经常是变动的。它是很多因素的"产出(Output)",它会因人们各自不同的习惯、特质、信念、价值、情境、主题、情绪、经验…,而展现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判断别人的"一致性","NLP"强调,最忌讳以主观臆测解读他人,也不宜以"道德"角度来批判。
"NLP"非常遵奉弗烈兹大师所说:"重视来自潜意识的 身体反应 "这个信念。倾听自己"身体的感觉",确实可以得到很珍贵的信息;但是,"NLP"并不扩大解释大师在心理治疗时,所强调的" 放弃 理性,倾听身体的感觉","NLP"相信" 身体的感觉 和 理性 也同样都是每个人 整体 的一部分",不宜偏废。
太过度倾向"理性"或"感性",都是不完整,都是一种偏颇。这些年来,我所观察的企业主管,绝大部分却都非常偏向"理性"。
企业主管每天想的尽是"如何达成目标、愿景,解决问题?"、"如何掌握、创造机会,避开危机?"、"如何为顾客服务、赢得顾客的心,激励部属?"、"如何对上级、股东交代?"…,这些"理性思考"固然非常珍贵,但是,多少人对来自自己"身体"的讯息竟然浑然未觉,多少人已是情绪失控、身体不适,甚至严重到罹患燥郁症、癌症…却还若无其事,实在让人扼腕深叹。
人以"整体"感知世界,人也都是以"整体"展现,如果,我们能以"整体"角度了解别人、探索自己,"生命"将呈现得更丰富奥妙。
我个人的偏见是:如果企业主管学会解读来自自己深层意识的"身体反应",将很有帮助。(待续)
摘自:总裁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