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能力提升
当个人的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如何将他所掌握的技术充分地发挥,却并不仅仅是他掌握的技术所能完成的,此时恰恰需要个人能力的提升和锤炼。而所谓的能力,恰恰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依归。究竟在能力方面我们着重需要突破的是哪些方面呢?能力是一个人技术发挥的平台,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那么,人的素质究竟要如何去提升和发挥呢?人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吗?
在我们平常的语言体系中,经常听到的就是,这个人的素质是好的、这个人的素质较差等等。而这一切结论,往往是通过对这个人的行为喜好所得出的。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的评判的标准是否一定是中立呢?
行为就能够等于这个人的素质吗?
我们的判断标准从何而来呢?
我们的判断标准,从体验中得来。事实上,我们无法接受别人所告诉我们的标准。人都是“吃一堑才长一智”,甚至有很多人,“摔了一跤”还在抱怨“为什么路上会有石头”,拒绝成长而故步自封。无数有社会责任感的先哲,他们以睿智的目光和超人的智慧告诉人类前行的方向,但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听或作出一些改变呢?
遗憾的是,我们人类对于体验的态度,经常是从负面角度去观察。站在自己的角度所得出的结论,经常是偏颇的。而标准如果差之毫厘,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将会是失之千里。因而,当我们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行为的时候,所得而出的结论显而易见不能正确反应事实的真相。所以,如果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是现实的话,真相却往往和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并不相同。
行为是一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内在表象和当下的生理状态双重作用下所作出的选择。在不同的状态之下,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完全不同。一个杀人犯,可以是一个孝子,可以是一往情深的爱人。人在不同的条件和状态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行为选择。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不等于这个人本身。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多少次是因为将个人的行为等同于这个人,而最终导致了人间惨剧呢?
人的行为≠人本身
所以,当一个人的行为表象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需要对他们人本身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接纳他们,进而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适当调整。
人的本能是其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作出最佳的选择,而这个“最佳选择”是基于当事人的价值观所作出的。时过境迁,一切的选择不会可能像原来一样,让人容易理解。
因而,每一个人的原始素质都是同样的优秀。只是,每一个人在后天的生活历程中不断地经历着一些事情,对这些经历和事情的不同的看法,导致我们约束了自己的能力。而这种约束将会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举一个有关一对兄弟的故事。
有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生活在一个酒鬼家庭,父亲是一个酒鬼,每天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家里,经常还要殴打妻子和孩子,他也是警察局的常客。这对孪生兄弟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结果会是如何呢?哥哥成为了当地著名的酒鬼,正如他的父亲一样,而弟弟成为了当地的一个著名企业家。为何在同样的环境下而结果却是如此相距甚远呢?
原来,从小在哥哥的心里,认为爸爸很厉害,因为他可以为所欲为而身边的人都怕他,弟弟从小就不喜欢爸爸的生活方式,他决定要成为一个可以受人尊重的人。因此,在随后的人生道路上,两兄弟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最终也成为了不同的人。
原来,人在同样的环境之下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个选择完全是基于每一个人如何看待身边的环境,并决定自己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接受的东西将成为你身上的特质,而拒绝的东西将会远离你的生命。
人所处的环境在变化,而人的决定和选择也可能变化,因此,每一个人也会发生变化,没有一个人是一成不变的。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那些监狱内的囚犯,没有逃离相反加入了抢救死伤人员的队伍。事后,人们发现这些囚犯的手指没有一根是好的,最后,这些囚犯们也得到了提前释放。
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选择,结果可能带来这个人的完全改变。一个人在某一个环境之下所作出的行为选择,并不能代表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同样的这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将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行为选择。所以,不要因为一个人一次的行为就认为这人就是这样的人了,以宽容变化的目光看待身边的人,他们的生命也将因此而更加精彩。
因此人人可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正所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每一个人都可以为自己作出一个最好的选择,也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发生改变,每一个人之所以平等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今天在当下的环境下所作出的选择,在下一刻,他完全可以作出一个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可以将他自己的人生塑造成为一个他想要成为的人,我们要给周围的人改变的计划和可能。不因一时一事而将一个人的未来框死在一个固有的模式里。
所以,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也不是因为如此,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每个人都会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也不是因为如此,“以人为本”的理念,才在更深层次上被认知。
“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愿意发挥他们的最大的价值,只是他们需要去发现,需要被激励。
因此,我们在管理中要充分地信任身边的人,从而他们的价值也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以人为本”不是简单地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而是最终通过尊重与激励让每一个人可以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
群体学习:当我们的自身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就要面临着如何面对更多人的问题,就是如何运作和带领团队共同发展获得更大的成果。这是现在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当经济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所面对挑战的难度将更大。这个难度是有关于我们如何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如何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这就是领导力素质。而领导力素质的发挥,实质就是如何激励身边的人可以自我学习和进步,自发、自主、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身的弱点加以改善。
整体意志觉醒:在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事业搞定之后,所关心的领域将会从“我们”拓展到“还有谁”的境界。在这个层面,人们所关心的就不仅仅是有关于自己的得失了,而且要有助于整体的利益。人们在这个层面会意识到,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关系、水涨船高的道理。我们会将更多的焦点集中于关心社会大系统的利益。这个时候,我们自身能量就会拓展得更大,自己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