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互动讨论的发表主题(四)--最关键、最优先、最想解决的课题--NLP与领导第113讲

作者:张修哲|文章出处:总裁学苑|更新时间:2008-02-22

 

  根据我过去的经验,想要找到自己"最关键、最优先、最想解决的课题",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我尽可能实时回答"甲个案"所提出来的疑问,也尽力提供"过去的经验、文章"供他参考。

  大约又过了一个星期,"甲个案"突然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他说:"我的困扰,绝大部份都和我姐姐有关,我们的互动简直糟糕透顶,如果我能改善和姐姐之间的互动,我的困扰一定可以消除大半。"我回mail向他道贺:"恭喜,恭喜,您又向厘清、简化问题迈出了一大步。"

  他回复的mail提到,他之所以有这项觉察,主要是被我传给他的这段话所触动:"每一个人际互动的结果,都不是单方所能造成,都来自彼此的相互影响。当我们碰到人际互动的问题,如果,只期待对方改善,才能解决自己的困扰,那么,我们就只能坐困愁城,我们就完全失去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要是我们采取主动、有效的行动,那么,我们就在发挥影响力,这就是领导力。所以,不妨从自己身上思考,为了解决问题,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改善与姐姐的互动"比起"如何推展自己的理想",虽然已经简化许多,但是,却还没达到"最关键、最优先、最想解决"的程度,所以,我请他再进一步从自己身上思考:"与姐姐之间的互动,之所以会这么糟,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所造成的?"

  这次进度就快多了,当天他就非常肯定地告诉我:"关键就在我内心否定我姐姐!所以,我的课题就是我内心如何接纳我姐姐。"

  "如何接纳姐姐"比起"如何推展自己的理想"和"改善与姐姐的互动",当然已是非常"简化"了,为了确认这是不是"甲个案"的"最关键、最优先、最想解决"课题,我请"甲个案"描述"他如何看待他姐姐",他说,姐姐在他心目中是:教育程度低、没见识、不学无术、孤陋寡闻、任用亲信、心胸狭隘、爱搞小圈圈、喜欢扇风点火、经常作威作福…。

  心中这么多负面"评价",难怪和他姐姐没什么好互动。接着,我又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请教他,比如说:

  "您接纳您姐姐,对所有的人都很有帮助吗?"

  "您确定只要您内心接纳您姐姐,就会对推展您自己的理想很有帮助吗?"

  "如果您接纳了您姐姐,将可能有什么坏处吗?"

  "接纳您姐姐,您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吗?"

  "有没有比您内心接纳您姐姐这件事,还更重要的事?"

  "您内心要接纳您姐姐之前,有没有什么先决条件?"

  "不能接纳您姐姐,所带给您的困扰有多大?"…

  从他的回答,我确定"由衷接纳姐姐"确实是"甲个案"的"最关键、最优先、最想解决的课题",因此,我决定让他尝试"人际圆融智慧"这套技巧,并请他先阅读"NLP与领导第19讲:人际圆融智慧(2003-12-28)"(该讲就是介绍"人际圆融智慧"技巧)。

  接下来,就是安排面对面的"实体演练"。谈到"亲身尝试"的"实体演练"这个步骤,我认为,将来应该发展出"远距方式",否则现代人都忙,而且分散各地,要腾出彼此都有空的见面时间,实在不容易,而且交通也太浪费时间了。

  我施行"NLP"时,如果"个案"是女性的话,我都需要安排一位女性助手在场(如果,将来以远距方式进行,应该就可以省掉这个考虑),由于"甲个案"是男性,所以,这项安排就不必了。

  见面时,我问"甲个案"是否已读过"人际圆融智慧"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疑问?或是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他说,读是读过好几次,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应用。这确实是我未来必须克服的另一个课题。

  我介绍过的"NLP与领导"技巧(包括“自我疆界”等等技巧),都可以实际应用,要是曾经接受过"NLP"基础训练的读者,看过文章之后,大致就可以使用;但是,从没接触过"NLP"实体课程的读者,就算曾经读过多本"NLP"书籍,就算把"NLP与领导"文章读过几遍,绝大部分,还是只能把这些技巧,当作"抽象的知识、概念"。

  能真正应用、体验,和只当作"抽象的知识、概念",其间的差别就像一位是"正在喝水,正在品味泉水的甘甜,体验清凉解渴、全身舒畅的感觉",一位则只是"在听别人描述泉水的味道、喝泉水的感觉"。不过,个案了不了解技巧,对施行"NLP"技巧的人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接下来,我就协助"甲个案"进行"人际圆融智慧"技巧演练,演练过程我就不再作详述了,大家可以参考"NLP与领导第19讲:人际圆融智慧"。

摘自:

总裁学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