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百科  >    内容

牛头细说价值•信念•规条•元程序

作者:牛头等|文章出处:QQ群|更新时间:2008-12-12

  元状态和元指令?呵,叫"源数据"更精准。是指还没有经过大脑"过滤器"(身份、信念、价值观、规条、经验)进行过滤的原始信息。经过过滤器处理,就会形成的思想意念与情绪,可以叫"输出数据"

 

  插曲:小雨:还有一个名词叫元程序,说是比策略还小的一个基本程序。元程序是一种心理程式,决定我们如何整理、指向和分类经验。元程序比特定思考策略更来得抽象,并定义我们对特定议题的一般策略,是关于思考的思考,而不是思考程序的细节。我们意识聚焦方式、行为习惯和思维方法均是由潜意识中的元程序控制。

 

  事实上不是更"",而是更""。比如,行不通,就改变。这是一个观念、一个前提、也是一个元程序。因为它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策略。

 

  当:A行得通--》:行。--》EXIT

  当:行不通时--》:改变。--EXIT

 

  他不像策略那么具体。可是,它有更广泛的,抽象的,一般性的意义。比如:我们上课之前要预习。这不是一个很具体的策略,因为它没有指出你的视听触等是怎么安排的。可是,它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策略。所以,它是一个元程序。规条多半是元程序。因为,它们都是比较广泛的、抽象的

 

  有一些人的规条,还是很具体的。比如:我要对人微笑。--这是一个具体的策略。我要对人好。--这是一个元程序。微笑,已经具体到一个动作,是触觉(动觉)K好,则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是元程序。陈安之很少说具体的策略。可是他经常说一些信念或元程序。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二个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帮他们想到很具体的策略,情况一变化,他们就行不通了。还不是给一个更广泛,抽象一点的元程序。让他们自己依据情况去变通。这样子,他们成功了,是老师的功劳。他们失败了,说明他们不灵活。

 

  更简单一点说,NLP里的策略,跟我们生活中说的策略是不同的。它是指具体到一个动作,行动。无论是看、听、说、摸、动、拿、闻、尝、打、吻……都是一个具体的行为。而元程序,则是一个更抽象一些,更广泛一些的举动。一般表现为抽象动词。比如:学习、工作、恋爱、旅游、做菜……它是动词。可是,并没有具体说明怎么学习?怎么工作?怎么恋爱?……所以,只能说是一个元程序。元程序+策略=规条。

 

  NLP许多概念,是有细化的。它关系到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价值观,

 

  可以细化成:

 

  意向(梦想、幻想、闪念、设想)

目标

需求、价值

  渴望

 

  一般人脑子里有许多决向。但很少形成目标,所以他们能量的聚焦度不度。

 

  威力也不大。而更少了解到目标背后的需求与价值。如果不了解目标背后的需求与价值(简称目的),并坚守目标,而不知变通的话,则风平浪静犹可,狂风暴雨中,就难以达成目标了。最后,有极小部分人能上升到渴望,或使命。当上升到这个程度,他就能激发自己内心誓死达成的强大能量。无论是体能、智能都能大幅度的上升。

 

  又比如信念又分成:

 

  知识(或说数据)

  观念

  相信

  坚信

  信仰

 

  一般人学习技能、学问,只是停在知识或观念层面了。他们不信、不坚信、不能以一种诚挚、开放、臣服、谦虚的心去接纳新的、不同的智慧。所以,知识不能成为力量。观念与相信之间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近。奥妙就在于二个字--"假设"。你假设这个观念是真的,告诉自己,先当它是真的,去试试看。人类有一种习惯,喜欢证明自己很行,很强,很聪明。所以,遇到什么新知识,新观念,就习惯性地在脑子里批一批。斗一斗。有时,这种质疑是对的。可是,如果你是想学习一门学问,你就不能带着这种对抗性的情绪进去。质疑是要留到你有所了解、熟悉、领悟之后,用来破而后立的。

 

  插曲:墨流海韵:不是说,要批判性地去看书,去学习吗?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要谦虚的好。我说的是你决心学习一门学问,与读书是不同的。读书时,你只是了解了解,并没有要扎进去。而下决定要学习一个技能、一个学问。需要的心态是不同的。一开始是需要有一种接纳的、谦虚的、务实的精神的。

 

  插曲:冲动的惩罚:那我们现在掌握一个技能,如果才能用非常好的心态,坚持下去. 来解决知而不行的问题呢?

 

  有一个小技巧。一般地球牛我不告诉他。一般我只提它的名,不解说它的义。那就是曼陀罗笔记。你学到一个技巧,然后,你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大大的九宫格。把这个技巧的要点,简明的写在中间。也叫中宫土位。然后,周围就有八个格。你开始想象,在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你可以用到这个技巧?在八个格中,填写这些情景。然后,开始想象,你在这些情景中怎么运用这个技巧。想象自己自然的、熟练的用。直到你觉得有把握了。最后,在旁边注明,你要去运用的时间。没事就拿出来看看。想象。

 

  人有一个心理倾向,就是完型,完成未完成的事务。当你写下时间时,你又经常去看它。你内心就会生出一种痒痒的冲动。想去把你未完成的事,给做了。这样,推动力就出来了。每做一件,你就在旁边打个勾。然后肯定自己的努力。

 

  插曲:边缘人:也是一种暗示的效果吧

 

  比暗示更复杂。是对人的心理的应用。大家不要以来不用九宫格,随便写就可以了。事实上,里面是有很多讲究的。九宫格也是用来激发人的完型倾向的。你要是填了三个。空出五个。

 

  你的心理就会有一种冲动,想填完它。这样子,就会激发你内心的悟性潜力。写在中间也是有特别的含义的。里面的奥妙,我就不一一揭开了。让你想出更多可能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