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采访:连世和,杨立萱
撰稿:杨立萱
在连络王辅天神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神父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星期一、二在新竹,其它时间则在高雄。当我们终于有机会和神父通电话时,神父一口就答应接受采访。
走进天主教新竹社会服务中心,神父的办公室十分简洁,在访谈的过程中,神父不断关心非辅导相关背景的我们是否了解他的意思,并尽力回答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了解到神父的生命历程以及对NLP的感受。神父和蔼的态度,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生命历程
王辅天神父原来所学是企管,主要学习经济,之后接触了新竹市生命线,刚开始生命线是教会所创,所以神父在教会分派下进入生命线工作。没有心理学背景的神父,开始协助义工,并从国外订了《同理心》杂志和录音带来学习,后来觉得应该要更挖深自己,便决定到台北念书。神父的学术背景是临床心理学,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认识了维吉尼亚?萨提尔(VirginiaSatir),萨提尔本身是社工,发明了家族治疗,于是神父就从事家族治疗的模式来带团体以及其它方面,持续了七、八年,最后一两年,即大约十五年前才接触NLP,发现NLP可以补充很多家族治疗的细节,所以他开始做NLP,但并没有放弃家族治疗。那时有许多研究NLP的专家,例如尼尔顿?艾瑞克生即是其一,也是一个催眠的精神医师,他扩展了催眠的临床治疗,神父蛮被艾瑞克生吸引,于是又接触了催眠。所以现在神父除了做萨提尔的家族治疗,还有NLP和催眠这三方面。
神父的无心插柳
王神父并没有刻意将NLP带入谘商的领域,而是碰到了NLP之后,觉得NLP可能会被台湾人所接受,也许可以将NLP应用在助人的谘商技巧方面,于是开始接触NLP,一方面用它,一方面教它,一方面继续学习它,神父最大的发现是,这些使用NLP所带的团体蛮被学员所接纳,学员会要求更多的学习,而且蛮被大家鼓励,这让神父很讶异,再加上神父逐渐发现可以使用NLP来帮助个案,因此继续学习NLP。这是神父接触NLP的历程,起初他没有想到NLP会受到欢迎,只是自己喜欢NLP。其实王神父并不是一开始就被NLP所吸引,而是因为被别人需要,所以他来学习与教学,后来慢慢发现自己也可以应用NLP。神父说:其实现在带个案,他越来越会使用NLP,但并不是完全使用NLP,只是发现NLP的某些部分在带个案的方面蛮管用的。
NLP是属于后来的一些新的学派,传统的学派比较倾向佛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派等等,此学派的观点是希望了解案主他怎么会有这个问题,他可能在很早以前遇到了挫折等等。比较新的方式,是从1950年开始,新的学派出现,新学派认为要了解案主现在在做什么,或是他要什么,帮助他运用现有的资源来达到他的目标。传统的方式是问: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而NLP的模式是问:你要做什么?未来要变成怎样?
实用取向的NLP
神父认为:学习NLP光读理论并不容易学习,所以需要一个团体可以「用用看」,来慢慢学习,因为NLP没什么理论,思考无法了解NLP的意思,要实际使用,才可以看到NLP的意义。NLP是非常实际的,靠的是从经验中学习。
神父自己的感觉是:NLP是非常非常实用的东西,它的理论并不是那么的特别、或是那么重要,而是会需要使用一些很实际的模式来帮助别人,例如:必须知道个案需要什么,才能够达到什么,但个案不一定会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需要帮助他澄清结果,才能知道他的目标,帮助他得到答案。NLP以实用取向为主,理论反而不多,希望帮助人们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进而达到目标。
在接触个案方面,NLP有四个步骤:第一点是要考虑到建立关系,要跟对方建立好关系,让他信任你;第二点,要知道他要什么,知道他的背景,这方面需要搜集一点资料;第三点,如果你想要帮忙他,要给他一个整体性的考虑,包括他的其它方面,最后使用一个技巧帮助他达到目标。第四点,不一定是谘商方面使用,NLP原来目标是用在「学习卓越的人」,也可以应用在其它方面,第一个用途是模仿,一方面模仿优秀的人,另一方面了解很差的人,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并调整他、协助他。NLP是工具,使差的人学习好榜样的技巧,并从而调整自己的短处。例如人际关系、婚姻关系等等。但这些工具都有蛮多条件。
掌握自己的生命
神父蛮讶异,有不少个案会来诉说他们的心声,神父都会倾听,慢慢的他会问:那你希望有什么样的改变?或是问:你要什么?但个案的回答却是:「没想过」。他们没有一个愿景、一个目标。不是每一个个案,但常常是这样子,他们没有过自己要什么?神父?:最起码NLP给我们的,是让我们考虑到──我可不可以掌握我自己的生命?我对我自己生命有没有什么影响力。这是神父觉得可以帮助人的地方,提醒他们:其实你可以自己开始想。除了哭哭啼啼的诉苦,有没有想过你可以怎么样?有些人会比较被动,这让神父相当讶异,没有想过要什么?或是希望未来可以有什么改变?其实他们有相当的资源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譬如幽默感、创造力等等。若从NLP的角度,提醒他们可以改善自己的情况。
心理层面的架构
神父常常在生活中使用NLP,对他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某些方面加强信心,例如帮助神父在精神上、在工作上更加肯定自己。NLP可以做为一个结构,比方说:在宗教方面,像是圣经,并没有一个系统,人们还是可以肯定、可以升华它,认为这样合适自己,所以从事这项工作。而NLP给神父一个心理的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己的信仰,去架构它,更了解自己的信仰。NLP有一个模式来帮助人们了解他自己的经验,此模式有五个步骤:探索经验发生的环境,经验有什么行为,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信念,自我认同,最后一个则是灵性的部分,可以从这五个角度来探索,可以了解、发展自己的经验。如同信仰也是一种经验,可以帮助神父更了解它。NLP本身是很大的一个结构,可以分析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