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我们常常见到为了很小的一点事情,当事人怒火攻心,大打出手,在事件发生时不计后果,事件发生后痛悔不已。这样的惨剧不仅毁灭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当你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时,如何调和自己的心态,不让自己游走在应激的边缘?
背景:一次受辱,让硕士工程师走向犯罪
3月10日清晨,武昌雄楚大街突发血案,某设计院葛姓工程师因一时愤恨,将几天前殴打过他的一名男子刺死。据葛某交待,几天前乘车时因车厢拥挤,当事人双方发生口角,由此引来一场殴打,被殴打之后深感屈辱,再相见时就发生了血案。
重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遇到危险、困难、痛苦等应激问题的时候,人类本能的反应是:战斗或逃跑。在这样的本能反应下,面对羞辱是躲避还是反击,常常取决于当事人一贯的行事准则。
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人们的行为一般还是在理性的范围以内。因此,重视道德和法律对人们本能攻击反应的约束就可以在这一层面上减少应激状态的发生。
学会换位思考
准备大闹一场或是大干一仗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对方并没有那么可恶,而你也并非完全正确!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定期检查自己的心理健康
人们都知道定期体检对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都忽视了定期对心理健康进行监测和维护。
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事情对我们的心理状况起到了不良的心理暗示,再加上平时长期积存的小尴尬小烦躁,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这种长久的自我压抑会因为累积效应由量变到质变,这时发生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就会作为一个“扳机点”而成为不良情绪的宣泄口。这种不良情绪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容易感染他人,令工作或是生活环境变得紧张。
因此,定期与家人朋友交流,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寻找适当的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找心理医生倒倒苦水都是很不错的监测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式。
遇到小事,先问问自己值不值得生气
在公共汽车上某人踩了你一脚,开车时别人抢了你的道……日常生活中,谁都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但在生气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样的小事情值不值得生气?
有人专门对生气做过研究,结论令人吃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气,大多是不该生的气。当他人无意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冒犯”了你,站在他的角度想想,相信自己就不会那么轻易生气了。生气并不是一种先天性的情绪和行为,而是后天学到的。人们生不生气,可以自己控制。
遇到大事,学点“理性情绪法”
在面对较大突发事件的时候,一些人的第一反应是:豁出去,拼了!冲动之下,往往走向了犯罪。为什么情绪会如此失控呢?
究其原因,一是人类的正常本能反应;二是平日不注意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所谓“恼羞成怒”,一是恼,二还有一个羞,在国人传统的价值观看来,面子问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三是没能养成定期调养心理健康的习惯。如此一来,遇到较大的突发事件,这些人往往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容易做出失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