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你谁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你自己了

作者:黄启团|文章出处:智慧行|更新时间:2022-07-26

  01

  管理一个团队需要维护一些基本的秩序,管理一个微信群也不例外。

  我曾加过不少微信群,它们大多都因为疏于管理而变成广告群,我只好退出。很多群主都是一腔热血建群,但到了要维护规则时,却拉不下脸,害怕得罪人而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我也在运作三个微信群,几年前我发愿培养一班新生代实用心理学导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千人加入这个团体了,为了让导师们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我运营了三个导师微信群。

  前段时间其中一位导师在群里发小广告被我请出群,不少导师问我:“团长,你不怕得罪他吗?”

  我说:“你不得罪他,你就得罪了群里的其他九百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多人并不明白我说什么,今天想说说得罪人的问题。

  让我们先从一个常见的案例说起,我们举办过一场千人心理学大会,在大会开始前,每个流程环节都要进行彩排,以保证大会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在轮到舞蹈队彩排时,领队却不见人影。

  我找来负责联系舞蹈队的同事询问缘由,他特别为难地对我说:“团长,他有事,要中午才能到”,我一听就火大了,下午二点大会开幕,中午才到,如何彩排?

  我问他为什么不要求对方早点到,他很为难地向我解释,说什么对方也是我们的客户,不好强行要求,怕得罪了他。

  “你怕得罪他,就不怕得罪我吗?不怕得罪参加大会的一千多位来宾吗?不怕得罪全公司的小伙伴吗?如果因为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影响了整个大会的开幕,这个责任谁负?”

  我很生气地反问他。从他那委屈的眼神和无言以对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出,他谁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他自己了。

  最后我亲自打电话给领队,领队说马上赶来。其实对方根本就没什么大事,只是我们的同事不敢要求而已。

  02

  在这个世界上,人际关系的确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有人认为,面面具到,处处和谐才是最好的人际关系。真的吗?

  人际关系其实包括三个元素:环境、他人和自己。一般人所理解的关系只是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和他人的关系,很少会顾及到和自己的关系。

  什么叫做和自己的关系呢?

  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她说,有个朋友问自己,有没有跟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她疑惑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关系。朋友说,你可以跟这个人吵架,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他,这就是跟另外一个人产生了真实的关系。

  她说自己想了想,她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过这种真实的关系。她害怕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一般都会迎合讨好,即使内心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也会假意接受,不会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情绪。

  《圆桌派》请了她和徐静蕾一起作为嘉宾出席,二人的表现在网上引起了一轮热议。

  视频中,徐静蕾独立、自信,新女性风范十足。蒋方舟则像个端茶倒水的小丫鬟一样迎合着每个人的观点,在嘉宾之间产生争论时也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只能用自黑、讲段子取悦每个人以营造和谐的气氛。

  网上的评论一面倒地欣赏徐静蕾的自信,而对蒋方舟的表现颇有微词。

  这就是蒋方舟,她今年28岁,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毕业后成为新周刊副主编。这样一个光鲜亮丽人人称羡的才女,她用她的才华照顾到了所有的人,唯独少了她自己。

  这让我不禁想到另一个才女张爱玲曾说过的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句话本用来形容爱情中美好的幻象,但也可以形容我们与他人接触时的一种应对姿态,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只是放任自己低到尘埃里,却没能开出花来。

  03

  维琴妮亚·萨提亚是家庭治疗大师,她认为,一个人早年生命中与人互动的经验,会形成他之后面对压力的惯性;她把这些不同的应对方式归纳为四种求生存姿态:指责、超理智、打岔,及讨好。

  上面我们讨论的案例就是典型的“讨好”。讨好的姿态不是所谓的「谄媚」,而是指一个人经常忽略或强压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努力去配合他人,在他的世界里,有他人,有环境,唯独忽略他自己。

  有关“指责”、“超理智”和“打岔”的部分,我在《只因目中无人》一书中已作详尽的描述,本文不再赘述。今天我们重点讨论“讨好”。

  一个习惯于用“讨好”应对资态的人,在小时候就是一个乖宝宝、模范生;长大后受朋友欢迎,为人有温和、善良、包容、不计较、好相处等等特点。

  如果孩子知道表现得乖巧,懂事,就会被父母喜欢,孩子很可能就会刻意去表现得特别乖巧懂事,以此来讨好父母,从而获得父母更多的爱。在工作中,很多人也会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谋得更高的职位,而不断讨好公司领导等等。

  然而当我们过度用讨好的方式与人相处时,必然长期牺牲自己的需求,也失去对自我的信心。

  因为这样的讨好是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的,它否定人的自尊,并传递给人们这样的信息:我是不重要的。讨好的时候,人们的内心独白往往是:

  我不值得一提,我不值得被爱;

  我不能冒犯别人;

  全是我的错;

  ......

  萨提亚女士独创了一种叫做“雕塑”的方法,她通过夸张的躯体姿势来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典型的讨好姿态是:单膝跪地,向上伸出一只手,另一只手则紧紧捂住胸口。

  看到这样的图片,也许你会心里一紧,觉得很不舒服。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会跪下来请求别人,但内在的自己,却一直都这样跪地不起。

  这样的代价是:

  1.无法获取他人的尊重,甚至会招致别人的轻视或厌弃。

  2.不断压抑自己的愤怒。当人们的愤怒不能指向外界的时候,便会指向自身,容易患上肠胃疾病,溃疡,腹泻,便秘和呕吐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抑郁情绪,或导致自杀。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模式,该怎么办呢?

  04

  上面说过,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三个元素:“他人”、“环境”,还有“自己”。在关系中,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能同时照顾到这三方的需求和感受,萨提亚女士称之为“一致性”。

  “讨好”的模式就是在与人互动中,只关注到“他人”和“环境”两个因素,而忽略了“自己”。所以,只要能够刻意有意地把“自己”放回到应有的位置,就可以让自己跳出这个模式,走向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致性”整体平衡。

  以上面舞蹈彩排的事件为例,当舞蹈团领队拒绝我们同事彩排要求时,我的同事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满足了领队的需求,这就是典型的“讨好”。

  如果当时他能够大胆地跟领队说:

  “我知道你可能有重要的事情无法在上午过来彩排(关注到对方),只是这场大会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一年才办一次,并且有一千多人参加,如果有任何的闪失,都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形象,那样的话老板会批评我没做好,我也无法面对我们全公司的小伙伴(关注自己);你看看能否把你的事情做些调整?优先我们这边的彩排(关注环境,提出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当你在与人相处时,能够照顾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又能照顾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又符合当时的环境范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这样沟通的话,又何须得罪谁呢?

  05

  萨提亚强调:人有着固定的生命力。我们的自我有没有价值、我们能否感觉到生存的意义,我们的内心是否平静、和谐以及喜乐,这一切,我们的内心是知道的,并且能感受得到。

  如果我们为了讨好他人而压抑自己,你可能要付出的,是生命力的代价。

  而且,讨好的结果,只能让你获得眼前和谐和短暂的利益,你不愿意得罪眼前人,很可能你正在得罪更多的人,包括那些重要的人,还有你自己。

  当你能够把视野扩大一点,不单只看到眼前人,还看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时把时间的焦点由现在扩展到未来,我想,你自然会找到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事方式。

  就算你真的不得不得罪某些人时,也该是得罪那些不守规则、违法乱纪、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这样做至少可以维护社会的正义,为社会做点应有的贡献。

  又何必去得罪你自己呢?

  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心理学技巧,提升生命的品质,欢迎咨询:4006009299,或者添加助教微信咨询。

扫码报名咨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