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你的应对模式决定你的人生

作者:黄启团|文章出处:智慧行|更新时间:2022-09-22

  /01/

  古语有云:“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见,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那么,面对困难,你会如何做呢?

  几年前我的导师群才有400人,有位导师私下对我说,有些人聊的话题他不感兴趣,他因此感到很失望,要退出。我觉得可惜,因为这不仅是退群的问题,而是一种人生的模式。

  当别人的观点和我们自己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有些人会选择放弃、逃跑;另一些人,会选择和对方对骂,也就是网络上俗称的喷子。攻击或者逃跑,这是我们最常见的遇到不同意见的两种应对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对困难视而不见、忽略它的存在,或者用大脑把它合理化。

  攻击、逃跑或者忽略,是人们处理问题的应对模式,你习惯于哪一种?哪一种能让我们拥有美好的人生?

  这让我想起了我当年创业时期的一个股东,在二十多年前,我曾与4位股东创办过一家公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张姓股东,他非常聪明、有才,我很欣赏他。

  我们在当时做了一次大型论坛,请到了一些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来做演讲,作为一个小小的公司能够办一场震惊到省政府的论坛,当时,我们是相当骄傲的。

  遗憾的是,那一年是文化事业的低潮,所以,那一年我们大概亏了30多万,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位最聪明、最有智慧的股东选择了离开,退出了公司。

  他退出我们公司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他要去另一个地方工作换手机号的短信,直到后面,杳无音讯。

  有些人真的很聪明,反应很快,可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模式就是逃避,很容易就会退出一个市场、退出一家公司。

  退出也许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不过也透露了一个人的模式,你今天会在这里退出,明天你就会在别的地方退出,因为没有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如果这个世界有尽头,你总会退到退无可退的地方。

  而攻击型的,当遇到困难或不同的意见的时候,就会去批评、去指责,首先去找一个该为此负责任的人,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这样,自己就像个英雄似的,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摆脱了自己的责任,可是却于事无补,得罪他人,处处树敌。

  /02/

  那究竟是攻击好,还是逃避好呢?从心理学对人的研究来看,攻击、逃跑和忽略,是人类求生存的本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不能打又跑不了时,就忽略它的存在。

  事实上,这三个本能,都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那只是动物求生存的本能。

  可是今天我们已经进化成人了,人是拥有智慧的生物,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这些原始的应对本能,我们又与一般的动物有何不同呢?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首先问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让事情变得更好。

  做一名建设者,而不是抱怨者、逃跑者,袖手旁观者。建设者无论能力大小,至少他是负责任的,当一个人能够为一件事负起责任的时候,困难就已经离解决差不了多远了。

  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当一个人对微信群失望时,作为群里的一员,除了逃跑、攻击或忽略它的存在,是否能拿出新提议,或者为这个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群的沟通和交流价值呢?

  如果我们总是把一个群体的责任推给别人,那究竟谁才是该为此负责的人?当每个人都觉得是对方该为此负责时,又有谁能为此负责?

  一个人的应对模式一旦养成,他在哪里都会用同一模式去应对,婚姻家庭里也一样。那些出现了问题的家庭,他们要么攻击对方,要么选择离婚逃跑,或者忽略问题的存在,貌合神离冷漠地生活在一起。

  而那些幸福的家庭,一定有人是建议者,他们为建设一个温暖的家负起责任,遇到问题时主动去解决它。

  当然,最好是一家人都是建设者,同心合力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本就是一件温暖的事情。

  /03/

  家庭如此,企业、国家也是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喷子批评社会,我是家长,也是老板,我深深知道做为一个家长的不容易,作为一名企业家的不容易,虽然我没当过国家领导人,但我想领导一个几十人的企业都不容易,何况是领导十几亿人口呢?

  还不如想一下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整个国家一定会更加美好,家庭也一定会更幸福。

  模式,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一旦改变,它会影响到个人、婚姻、家庭、事业等方方面面,这也许就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吧?

  所以,我对那位对整个群失望的朋友说,我知道你的内心是为这个群好的,我能否邀请你,为这个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呢?

  在我的邀请之下,他开始提了一些建议。这个群果然越来越好,群里的每个人都是导师,他们都知道,只有成为建设者,才配得上“导师”的称呼。

  我也希望有幸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能觉察到自己的原始应对模式,成为建设者,去建设你的人生、家庭、社会。而不是去抱怨这个世界,要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心理学技巧,提升生命的品质,欢迎咨询:4006009299,或者添加助教微信咨询。

扫码报名咨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