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苏格拉底“会饮篇”中,女祭师娣欧缇玛(Diotima)这么说:“我们以为任何一个动物,其一生都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我们以为一个人从小到老,都是同一个人。可是,这个人虽然一生都用同一个名字,但是,在任何时间点上,他的性格却从来都没有相同过。他持续不断地变成新的人,也持续不断地让原来的人逝灭。再比如说,他的毛、发、骨、肉、血液,乃至于整个身体,也一直都持续在不停的变化当中。不仅是身体,他的心灵也是一样,他的情绪、看法、欲望、快乐、痛苦或恐惧,也都一样持续在变化,不断地有些在生出来,有些在消逝。”
正如娣欧缇玛(Diotima)所说,我们的“性格、身体、心灵”确实是一刻都不停止地在“变”,事实上,“变”的并非仅仅是我们的“身、心”,外在世界也一样持续不断地在“变化”。佛教也说:“诸行无常(世界上所有一切现象--因缘合和而成的有为法,都不是‘恒常’的)。”,有人说:“唯一不变的就是‘随时都在变’。”实在说得相当有道理。
我们上回谈过,“环境层次”的“客观、具体、不变”部分,接下来,我们就再谈这个“一直不断在变化”的部分。
我们知道,“环境”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企业主管”能否卓越的筛子,而企业主管所处的经营环境,不论是企业内“环境”、或企业外“环境”,所有的人、事、物都在变。
比如说,顾客需求随时都在变,竞争者也在变,科技更是日新月异,所以,企业的产品、服务、策略、定位也就会跟着变化,因此,企业所使用的硬设备、业务执行的方法、人员所需具备的技能、态度、观念…,也都需要随之改变。这些变化都对企业从业人员、企业主管产生冲击。
有史以来,“环境”就一直在“变化”,只是,现在的“环境”变化得更快速、更剧烈而已。我们都知道,面对持续不断加速、加剧“变化”的“环境”,不能仅仅以“旧的经验、旧的方法、旧的观念”来面对,很多大师都告诉我们“必须创新”。
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登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就提醒现代企业领导者说:“创造与破坏的商业战争,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企业没有创新,别人就会以新模式来攻击,企业是否居主动,端视能否创新。”甚至,他还很坚定地警告我们:“不创新即死!”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1985年出版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里也主张:“在稳定的时代,只要把事情做得更好就可以;面对变动的时代,则必须创新。”
他还更进一步地说:“当然,创新并不一定就能够保证企业或企业主管可以高枕无忧,创新的风险固然很高,但是,不创新的风险,比创造未来的风险更高。”
企业确实需要创新,企业主管带领部属也确实需要创意,不能一味地只以过去的经验处理新课题。我们曾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以过去经验处理新课题的人:“就像一部车,行驶在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的羊肠小道,速度非常快,但是,驾驶竟然不看前面的道路,竟然只看着后视镜。”,当然非常危险。
创新确实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来思考,经营环境为什么会加速、加剧“变化”呢?是“环境”的本质就是如此呢?还是我们的“心灵模式”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或者,两者都是呢?
面对现在的经营环境,以个别企业来说,我们确实不能不“创新”,但是,以整体来看,光是“创新”就能解决“经营环境持续不断加速、加剧变化”这个问题吗?现代“经营环境持续不断加速、加剧变化”这个问题,不就是“创新”所造成的吗?不断地“创新”,我们未来经营环境又会变成如何?会不会无止境地加速、加剧“经营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都已经被“工作”压得透不过气了,经营环境如此持续不断加速、加剧变化下去,我们这些企业人,将必须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把这些问题当作很深刻的课题在思考,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答案,不过,我好像不是很喜欢这样推论下去的未来生活,而且,我遇到不少“环境适应不良”个案,现在的“环境”都已经让他们发生问题,再持续下去,问题岂不更严重?这些年,应用“NLP”的经验,让我有这样的体会:个案发生的问题,所代表的意义,除了指出个案个人出现状况之外,通常,也隐含,个案以他自己的生命,在提醒周遭的人,省思某些重要课题。
这样的体会,让我更相信“我们彼此是在相互学习”,也让我能够从中思考更深一层的意义。所以,当我协助个案解决困扰时,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协助”“别人”,而是我参与其中的“共同学习”过程。
“环境适应不良”个案,通常都和他们的“心灵模式”有关,比如说:以过去的经验看待现在或未来的“环境”;以局部的观点看全局;以没安全感的心态(想要有保障、有把握、完全准备妥当、完全掌握状况…),面对变局;没有学会面对不可知的新情境;选择性认同“环境”的某些部分,而排斥其它部分,结果,受到自己所排斥的环境冲击…等等。
问题来自“心灵模式”,解开这些心里的“结(借用佛陀在大佛顶首愣严经的比喻)”,就是调整我们的“心灵”,“心灵”调适后,不但问题得以解决,甚至可以让“环境”变成很有帮助的“资源”。
这些个案带给我的启示是:未来的“创新”,如果能够更考量“人性化”,更考量我们的幸福,“经营环境变化”的趋势,就不会让我们越来越辛苦;同时,我们也需要更懂得调适我们的“心灵”,才能让“环境”真正成为我们的“资源”。
摘自:总裁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