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天圆地方”原本是中古时代以前,古文明世界的宇宙观。
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l~1506)1492年8月3日,率船队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向东出发,想航绕地球一周,希望能证明地球是圆的。但是,10月12日,他到了中美洲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岛(今天的华特林岛),以为是到了印度,就折回了。
事隔20多年,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得到西班牙查里国王批准,于1519年9月20日,率领270名船员,由塞维尔港(Seville)出发,此次航程极为艰险,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也在一场战争中身亡。
1522年9月6日,仅存的维多利亚号载着存活的18名船员,回到塞维尔港,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梦想,同时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当已跑遍大半个地球的“纽约时报”国际事务专栏作家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告诉他妻子,他发现“世界是平的”,他妻子还以为他疯了。当然,汤马斯.佛里曼是藉用“世界是平的”这个说法,来形容全球没有“障碍”、被铲平的竞争环境。
汤马斯?佛里曼所写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这本书,半年内在美国销售就超破了百万本,很多报导说,全美MBA都在读,全美州长、国会议员都在谈,甚至有大学校长建议:毕业生进职场前、商学院新生报到前,都应该要先读,被誉为“继EQ之后,最轰动的趋势话题。”,书中说,有十辆推土机在铲平世界:
第一辆是从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开始,自由市场经济取得主导地位,冷战时期意识型态隔阂被彻底铲平。
第二辆是网景(Netscape)浏览器和一系列的计算机技术,铲平了个人与个人、人与计算机、人与企业间互动的障碍,让大众网络时代降临。
第三辆是工作流程软件整合、网络化,让不同软件可在同个平台运作,人们能真正协同工作,为全球供应链奠下基础。
第四辆是开放原始码运动(Open-sourcing),以“开放、互惠”挑战传统阶级式生产组织,象征着后资本主义的全新生产方式。
第五辆是业务流程外包(Outsourcing),透过光纤网络,人们可以真正自由选择如何工作、为谁工作。
第六辆是境外生产(Offshoring),企业将服务或生产工作海外外包,导致全球分工更紧密、竞争更激烈。
第七辆是供应链,从工厂、运输到商店,计算机在全球每个角落调度货物,掌控供销。
第八辆是承包企业内部业务(Insourcing),创造了任何人都能在全球做生意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高效率的全球供应链。
第九辆是信息搜寻革命(In-forming),消费者可以在工作、知识、健康、休闲、娱乐等议题上,快速找到信息、产品和服务,每个人都能成为自给自足的研究员、编辑和娱乐企划,且无城乡差距。
第十辆是高科技工具带来的数字化、行动化、个人化与虚拟实境化(digital, mobile, personal, and virtual),让每个人可以在任何地方联络到任何人,所有活动都可以独力完成,所有服务都是量身订做,影像、娱乐、通讯、文字、建筑设计…,甚至,草皮洒水器的控制,未来将完全数字化,可让人们远距操作。
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认为,这十辆推土机将铲平全球“自由贸易”的竞争障碍,将冲击21世纪全球经济和政治,企业和政府均将受到影响,甚至说:“别试着盖墙挡推土机,倒是应该拿把铲子自我掘平。”
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说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他是在阐述自由贸易、没有竞争障碍的全球竞争环境。没有“阻碍”,水当然往低处流,会让世界更“平”,而且,现代的科技发展、整个地球紧密的休戚关系,理所当然,全球将变成一个“地球村”,但是,到底将以何种方式形成呢?像秦始皇统一六?以弱肉强食,霸王硬上弓?是水到渠成?将付出惨痛代价…?
我们要达到和平、繁荣、均富、自由、公义的世界,如果欠缺了彼此的“信赖关系”,如果少了一分“彼此的关怀”,路途就要更遥远,付出的代价就要更大。
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常常为了“自己”或“团体”的“利益”或“立场”,经历了许多“巧取豪夺”、“牺牲别人,成就自己”的过程,也不知已经积累了多少的冤屈、不平与仇恨,这些都可能是我们未来必须付出代价来弥平的“障碍”。
1985年,我参观日本筑波博览会,看到日本几个大企业集团展览的主题理念,竟然都是:“日本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各民族的熔炉。”他们说,日本人的祖先是来自南太平洋、中南半岛、大陆江南、江北、北方、阿拉斯加…各地的人种。
在我的印象里,日本人常自称是“大和民族是日照天神的子民,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为何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留居日本多年的朱教授解释,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力已经很强,照说,当时最有资格成为东亚经济圈的领袖,但是,相关国家却都不信任日本;遭此挫折,日本全盘反省,儆然发现自己“全世界竟然没有一个真正是朋友的国家”。
为何如此呢?日本人认为,这与两百多年前明治维新时代的“脱亚入欧”政策有关,这个政策,驱使日本快速向欧美学习,让日本能够快速崛起,但是,却让日本轻视、侵略临近的亚洲国家,使得日本与邻国关系日趋恶劣。他们认为应该改变这个想法,所以要与临国修好,因此才有“日本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各民族的熔炉”这个说法。
据朱教授预估,这项调整,即使顺利推动的话,也要持续七、八十年才能见到效果,二十年后的现在来看,日本这项政策,看来还看不到什么效果,给人的印象是,未见日本为自己侵略恶行反省检讨,倒是,只是听到日本一再强调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邻国仇日的情绪未见平息。同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在自我反省这方面,日本就远不及德国。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仇恨的弥平实在不是那么容易,这是侵略者与被侵略者彼此都要付出努力的课题。但是,仔细盘点,全球那一个地方不是一大堆历史仇恨?
就从台湾近代说起,日本统治台湾时,台湾人遭受日本人的屠杀与迫害,国民政府迁台时的二二八事件,即使到了现在,与日本之间还存在钓鱼台的争端…。
再看整个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遭受过多少西方列强侵略、欺凌,中日之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就不必再多谈了,就算是印度与中国、苏俄与中国…也存在不少旧恨;我们知道韩国对日本人的仇恨很深,但是,韩国人也将中国视为侵略国…。
再看亚洲其它国家,东南亚各国时有排华事件之外,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很多纠葛,像马来西亚与泰国、泰国与柬埔寨…;再远一点,印度与巴基斯坦、阿拉伯与以色列…,如果继续盘点下去,“仇恨”实在数都数不完。
弥平“仇恨”本来就很不容易,如果,有心人再蓄意操弄,那就更不容易了,何况,旧怨未了,我们还可能又增加了许多新仇。
只要内心还有“仇恨”、“受害者意识”,“信赖关系”的基础,就很难稳固,未来的世界平不平?如何“平”法?看来,还是要看我们的“心灵”如何反应。
摘自:总裁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