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身份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核心部份,管理的是这个人关于 “我是谁” 和 “我的人生是怎样的” 的事情。这个人做或不做些什么、有什么计划、内心在隐藏或者逃避些什么,全部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的“身份”需要。
一个人在他的人生里只有一个“身份”,却可以有很多个“角色”。“身份”照顾的是在任何所处的环境里的整个人,而“角色”照顾的则是这个人针对某些人事物的他。可以说,一个人的所有“角色”加起来,便是这个人的“身份”。这个人在他的生活里,必须与很多人、事、物拉上关系。针对这些人、事、物,这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例如我妈妈在一起时就是儿子“角色”,在写书的时候我是作者“角色”,站在台上讲课时是讲师“角色”,在酒楼吃饭时我是顾客“角色”…. 所有这些“角色”合起来便是我这个人的“身份”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里,有千千万万的角色,而当我们把焦点只放在某一
个情况里,例如我跟妈妈在一起,我们也会把我的“角色”当作是我的“身份”了。
在每个角色里,一个人都有他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跟另一个角色里的一套有所不同。这个人可能有一百个朋友,这个人便有一百套各有些微不同的信念、价值观与规条。例如其中一个朋友叫张三、另一个叫李四。这个人面对张三时他的角色是“张三的朋友”,那是与“李四的朋友”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有些不同的,所以这个人有些事可以对张三说,而不能告诉李四。
这是说,每个角色都需要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支持。整个人(“身份”)便是集合了所有角色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也许最恰当的比喻就是钻石。一个人是整颗钻石,钻石上每一个切面代表了一个角色。
一个角色的信念、价值观与规条可能与另一个的有冲突。也许有人这样问过你: “当你的妈妈和爱人同时掉落水里,你会去救那一个?这个问题就是把两个角色之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冲突呈现出来。也许当你单独跟妈妈在一起时,你认为妈妈就是最重要的,比本人还更重要;而当你单独跟你的爱人在一起时,你也认为他/她是最重要的。现在,有人要你把两个角色里的信念对比,你便感觉到其中的矛盾了。
假如这颗钻石是蓝色的,蓝色的光芒从里面透射出来,最理想的当然是每一个面都看到同样的蓝色,这就是最自然和纯真的。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不容易做到。对很多人来说,若果只是追求一个有成功感、满足感和快乐的人生,亦不一定需要这样做。私心和功利主义使到每一个人都觉得有需要在某些角色中表示出一些别的颜色,例如说些虚伪的说话、做一些得到别人好感实是违心的事,甚至为了荣禄而放弃尊严等。坊间有些课程教业务销售员如何只求卖出产品而说不负责任的话,结果是当销售员与顾客成为了朋友,便为以前的欺骗言行感到难受了,这是众多在现实世界的一个例子。这些几乎是想“成功”地活在今天的社会里无法完全避免的行为,区别只是轻重大小。大的是违法乱纪、小的是法律容许,而只剩下本人道德和价值观的自我批判。
在另一个方向,若要做到蓝色的光芒从里面透射出来,每一个面都看到同样蓝色的自然和纯真,这是说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同一个标准,非常不容易。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对自已的孩子、邻居的孩子、和非洲某从未谋面黑人的孩子有同样的态度和付出?若果一个人坚持在精神上的进修达到这个境界,他往往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生活模式。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总是在改变,所以,今天你对与某个朋友的感情是怎么样,未来的一年里可能因为某些事情的发生,导致你的一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改变,因而这份感情也会改变。这些改变可以只在潜意识的层面进行,而意识没有察觉。过去十年没有见面,你以为对他的感情还是一样,而事实上,十年的人生经验已经改变了很多你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只有当两人再见面谈了几句,才发现感觉已经不同。
所以,角色仍是一样,而角色的信念、价值观常在改变中;因此,身份还是一样,李中莹还是李中莹,但是,今天的李中莹不同于一年前的、亦会不同于一年后的李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