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重新架构(十一)

作者:格瑞德/班德勒|文章出处:网络|更新时间:2009-11-08

  你 也可以用在行为上,事实上,除了适用于我们现在示范的领域外,它还是行为矫治的大网和策略。在一般正常的治疗关系中,心理治疗师负责以语言及非语言的行为诱导出病人的反应,直接打通和那人各次人格间的通道,并且和那些次人格沟通,在这种一般的治疗过程中,病人随次地变成他的各种次人格,她(他)会哭,发怒,高兴,狂喜,不一而足,她(他)会由各种外在的管道流露出,其意识状态已然更改,而且已经变成了我要沟通的那个次人格。

  在架构重建时,我们退到程序里,要她(他)创造出一个创意部门,由他负责在所有次人格之间,维持一种效率高,成果显着的内部沟通体系。不过,这相同的六步骤程式也可以当作有用的原则,运用在一般性的各种心理治疗工作上。第一步,确认要改的行为模式,这和平常的治疗过程中,你问病人:“你今天想有什么特别的改变?”是一样的,接着你才得到一致的反应。

  在一般心理治疗中,只要你够灵活,和次人格建立沟通管道的方式非常多,试举激将法为例,假设我的病人非常的沮丧,和那沮丧次人格联络的一个方法是直接和他谈话,如果我要和他内部一个不希望他沮丧的次人格联络,我会说:“要命,你好沮丧!你是沮丧中最沮丧的一个--我敢说你这辈子都是沮丧的。除了沮丧,你从来没有其他任何体验,一点也没有过。

  “没有啦,也不是这辈子都这样,过去--”

  “喔,不会,我打赌你根本不会有。”

  “不,不是一辈子都这样的,上个礼拜就有个把小时,我觉得还不错的……”

  换句话说,把你眼前所有的情境加以夸张,如果你表现不矛盾的话,你会得到两极化的反应,一旦那个人被激出另一种反应,你就可以设感应点。

  女士:我有一个病人,他会说:“这是可笑的,我不会这样做。”

  很好啊,怎么样。

  女士:你觉得这观念可笑吗?或者你认为,你知道的……

  不。嗯,首先呢,我不会让任何人跟我说这种话。我想那是因为我在工作开始之前做了许多“实现的布置”,我做许多呼应,契合,映现的工作,因此,你也许可以把我的话当作一种解释,那就是说你对这个人事前的准备工作没做够。

  或者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信号,就是你和你要沟通的那次人格已搭上线,他们的行为给你一种讯息,而他们的言语符号的又是另外一种。如果你看出来目前正在活跃的次人格,就是告诉你说事情可笑,而也正是你需要沟通的那个,那你就不要使用六步骤的程式,你立刻改用一般的心理治疗程序,你已经和那次人格建立了沟通模式了,向前去用以前我们谈过的方法设立感应电,不论你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你都可以随时和它联络上,在一般心理治疗程序上,这种就是属于成功的反应。

  不管你是用六阶段程式或一般心理治疗程序,诸如我刚刚提到的,你现在已建立了沟通的管道。中华要的事情是,你只能相信成果报告--而不是那个人心智的自我解释。如果你接受他的自我解释,你就陷入他原先的同一困境:意识的了解与潜意识的意图双方沟通不良。假如你偏袒其中一方,将所有损失--除非你拥护的是潜意识的立场,原因是,潜意识到最后总是会占上风的。

  如果你的病人会拒绝和潜意识次人格扯上任何关系,也不在乎什么次人格的存在,你可以这么跟他说:“喏,我可以向你保证,你意识上一直在对抗的那个部分,那个使你一直在做X行为的次人格,其实是在为你做些对你有益的事,我要站在它那一边对抗你的心智,直到你的潜意识次人格找到新的行为模式,比你现在使用的要高明许多,我才觉得心满意足。”你把话说到这样,对方是不会怎么抗拒的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重建架构的第三步骤是大多数人从事家庭诊疗时所用的主要方法。这么说:你遇到一位脾气暴躁的父亲,维吉尼亚.萨提耳的作法是,等待他把怒气发泄得差不多了,就说:“我想告诉你,我从事家庭诊疗这么多年,我见过不少心中有气的人,也有不少能够把怒气表达出来的人。我想,对每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当他心中觉得有情绪的时候,都能够表达出来,不管那情绪是幸福感,抑或是愤怒感,就像你刚才所体会的。我要赞扬你,也希望你们家的其他成员都有这种选择权。”听到没,这就是呼应:“接纳,接纳,接纳。”然后她紧张地靠近那父亲,说道:“现在,你愿不愿告诉我,隐藏在那愤怒背后,受伤害和寂寞的感觉呢?”

  另外一种行为架构重整的形式是说:“你对每一个人都这样大呼小叫吗?你没有怒斥送报生吧?你不会吆喝你的技工吧?你这是在告诉她,你在乎她所做的事是吗?你发脾气就为了这个吧?我的意思是说,我注意到,你不关心的人你不会对他发脾气,这一定是一种关怀的表现。你知道吗?这是他关心你所作为的一种表达方式呢!”

  “好了,对于你知道这件事,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听维吉尼亚.萨提耳这么说话?这是个奇怪的句子,不一定有什么确实的意义,但却有其作用!这是另一种行为架构重整的例子,原理相同,但它牵涉到内容,只有这一点不同。

  卡尔.惠特克(Carl Whittaker)有一个很好的架构重整模式,很显然是他自己发明的,来了一个丈夫抱怨道:“过去这十年来,从没有一个人照顾过我,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做,我已经被训练得2百般全能了。从来没有一个人会担心我。”卡尔.惠特克说道:“感谢上帝,你学会自己站起来,我真的非常心上能这么做的男人,你难道不为自己感到高兴吗?”这是行为架构重整。如果一个病人说:“哎呀,你晓得,我想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卡尔就说:“老天保佑!我可以松一口气了!这个礼拜我已经见过三个完美的丈夫,他们是那么乏味!”他所用的策略是,将接收到的沟通先决条件可以逆转。

  我们最先开发架构重建的技巧,乃是由观察维吉尼亚.萨提耳从事家庭诊疗的始末而来,我们已经又开发了其他几种架构重建的系统模式,将在我们的另一本书《重新架构:NLP以及意义的转换》(Reframing:NLP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中详细说明,在该书中,我们同时提供对酗酒,家庭诊疗,公司决策以及其他特殊个案的重新架构模式。

  重建架构的部分内含在几年前被介绍过,那活动叫做“脑力激荡”,人们聚在一起,纯粹作自由联想,非常明确地对平常容易赋予价值判断的反应给予保留,当脑力被顺利地激荡起来后,人们衍生出非常多的观念和点子,比采用其他模式一起讨论的效果还好。

  这个方式之所以有效,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结果和过程两者之间作了详尽的区分--结果是指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个资料,而过程是指和别人共同衍生出观念的步骤。架构重建使用同样的原则,不过更加广泛。

  我在家庭诊疗,公司仲裁中一再的注意到,成员中总有一些人想要达成某种目标,他们开始讨论到在未来那种理想状态下的一些特色,范畴,优点或缺点,这时候,其他的成员在协商的过程中,仿佛有一种受压迫感,不得不表明立场,解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现存着某些条件的限制,因此无法达成那目标。

  其实,他们说的没错,只是忽略了一个时间的因素,现存在公司里,家庭里是有些限制使得目标无法实现,具体地说,就是目前不可能去做那些提议中的事。如果你是公司或家庭的顾问,你可以趁机教他们分辨不同的反应。一旦肃清了这点,你就可以避免计划进行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五的无谓争执。你可以劝服公司里的人,让他们知道,虽然未来属意的那些提议和目前在条件限制下的一些作法,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但让一些人自由地讨论一下对公司是有益无害的。这是一个例子,从一些经验范畴中理出头绪,用有建设性的方法化解歧见,稍后再将双方的意见整合回到同一个系统里去。

  调节的时候你还需要一个监控者,你们大家想必都有这种经验,你在一个公司的回忆或家庭诊疗工作中,不管别人怎么说,总有这么一个人老要唱反调,不管你提议什么,那个人总是觉得有责任提出质疑,能够这么做不是没有好处,但也可能造成处处掣肘。在那节骨眼上,你有什么技巧可以施用的?有谁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女士:你可以升高情势,要求他们贡献更多些。

  所以你会运用完形疗法的夸大技巧,你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女士:哦,要他们住嘴。

  他们不再干扰,这是从心理治疗借来的好转换方法,这是“简易心理治疗”的特色,她用的是那些心理治疗师惯用的三种模式之一,叫“对症下药”模式。举个例来说,有人跑来找米尔顿.艾瑞克森,要他帮忙减肥,通常,他都会指示他(她)在半个月内增胖五公斤,而且要不多不少。这举止看起来有点不可理喻,不过方法却很有效,因为有两种情形会发生其中之一!不是那人体重减轻了--一种两极反应,反正他就是为这目的而来--就是他增胖了五公斤。很奇怪的是,他不增三公斤也不增四公斤,偏偏就增五公斤。既然他能完成这种任务,行为的假设前提就是,他要重几公斤他自己可以控制。用这两种方法,情况无法稳定,我从没有听说过有人可以稳定,总有一些突发状态会发生。萨瓦多.米钮辛也会用同样的伎俩,加入某一个家庭成员,去颠覆整个运作系统过程,说:“请注意,我发现我们可以指派团体中某个人赋予特殊任务,这有利于讨论的进行,在我从事公司顾问的经验中,我认为有助于公司的开会,其他的成员可以放心地专注于某些议题……等等。”然后你指派那个人负责挑毛病,如果有人提出了设想周全的提案,或者经过一连串讨论,有了完整的提案出来了,那个人的任务就是在里面其实,他们说得没错,只是忽略了一个实践的因素,现存在公司里,家庭里是有些限制使得目标无法实现,具体地说,就是目前不可能去做那些提议中的事。如果你是公司或家庭的顾问,你可以趁机教他们分辨不同的反应,一种是符合未来状态的反应,另外一种是针对目前状态真实描述的反应。一旦厘清了这点,你就可以避免计划进行中的百分之九十五的无谓争执。你可以劝服公司里的人,让他们知道,虽然未来属讨论一下对公司是有益无害的。这是一个例子,从一些经验范畴中理出头绪,拥有建设性的方法化解歧见,稍后再将双方的意见整合回到同一个系统里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