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NLP---隐喻

作者:哈瑞.阿德尔|文章出处:网络|更新时间:2009-11-19

  右脑的交流( Right-brain communication)

  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个强有力的交流工具。一个具有某种意义的词语可以直接通过某事物来表达它的含义(而该事物并不具有那种意义),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表达用词。一幅图画描绘了几乎上千个词语才能表达的意义,而一个隐喻正式提供了这种语言上的“图画”。向前面密尔顿语言模式中描述的那样,隐喻可以做到动词、名词化或抽象词汇(不管怎么精心挑选)所不能表达的意思。比如,有时你可能要以某种含蓄而小止冒犯别人的方式进行交流,不然,就可能会引起尴尬、抵制和嫉恨。以“曾经我听来某个……”这种方式娓娓道来,但是表达了要讲述的意思。更为重要的是,隐喻有助于取得和保持和谐。人们听你讲故事。“我今天耍讲的主题是……”这样的开场白就比起“我曾遇见过一位……”逊色多了,后一种表述似乎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好感,从而增进友善。

  NLP常使用复杂的隐喻,比如讲故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绝大多数时间在运用隐喻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方式,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在我们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它们所取得的作用。然而,我们都能为应付一种新的情景而去有意选用一个新的隐喻,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结果,包括在交流时用到。它们深深地刺激到人的心灵,从而对行为、感情和态度产生作用。在前面,我们以遇到过的假设:“交流时你所引起的回应。”在NLP中隐喻对人产生的影响,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去改变。在人类交流困难领域,我们所获得的帮助顺利地传达了我们要表述的信息,对于这些帮助,我们应予以重视。

  一个隐喻能激发感情,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和发生改变。富有鼓动性的演讲者和有煽动性的书籍就凭借这些感染力的隐喻,越感性化、越好记忆的隐喻就越能使听众和读者产生激动的情绪。其秘密在于,隐喻通过把要表达的同某个已经具备“那个意思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越过左脑的抵制直接触及到人的心灵(无意识的思维)深处,从而揭示出该含义的真谛。不管隐喻在逻辑和语言上有怎样的优点,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潜意识获得的强化效果。一个精心选择的隐喻将使绝大多数的交流更富有成效,这样有助于得到交流者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感官呈现

  NLP注重感官。我们通过五官描绘的形态(或者呈现系统)来创造现实图景。你会记起,一旦你设定“合适的”目标,你就要把你的想法意恩转换成视觉、听觉和触觉以作为实现目标的事实。由于你内心完成目标的机制,使你去创造真正的现实。强的感观印象常常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那种情绪也许令你终生难忘。这样,我们能记起的事情可以追忆到童年,特别是引起强烈的感情的事件(在那时对我们)。而强烈的情绪波动会以感观属性的形式加入到记忆的感观特点中。我们常能唤起饱含感情的事物的回忆——特别是那些使我们产生不愉快感觉的事情。栩栩如生的感观印象也有助于创造美好憧憬。以强烈的感观呈现会使目标“真实”.从而更有发生的可能性。我们把它称为“合适的( well-formed)”,或者是更有效果的。

  这些逼真的印象常常与我们曾经历过的行为、事态以及人物有关,而与无生气的抽象概念中我们不理解的事物无关。隐喻像任何感观的记忆一样有同样的感观力量。因此它能为我们理解那些在视觉、听觉和感觉上不易理解的东西架起一座桥梁。一本“打开的书”能够消除人们对“华尔”这个人认识上的障碍。“像一碗樱桃”能使我们受众理解某个人对生活的理解。隐喻的使用容易产生形象思维和激发感观想像力的形象,为交流和创造力的思维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通过运用一个隐喻,你能表达用理性的抽象的语言无法表达的想法。它的应用,尤其是在描述一个创新的观念或一个有创造力的想法时,别的语言都讲不清楚。

  隐喻的效率

  隐喻不仅使交流有成效,而且有效率。即使要表达的看上去是十分简单的信息,你也能使它变得更快捷和更简单。“她像是一条龙(那样拖沓)”并不仅仅说明的是她,而且做到的用语经济——有效率——正是隐喻的特征,“它来得像光一样(快)”表示速度和突然性,我们无需用感观形容词的最高级,而只采用光线中所龟含的某些意义即可。这并不是节约用词,而是运用能产生瞬间思维形象的丰富语言来达到效率。而效果是由于隐喻的感观力量把意义从右脑输入到人的思维中,产生你想要的结果。如果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目标,你可能让你的信息以这种或另一种方式传送。但是,矛盾的是,当使用精确的、现实的语言时,比求助于隐喻要承担更大的交流风险。隐喻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如,作为一个人,林达不可能是一条龙,查里斯也不是“木质的”)。所有这些都有一种大众接受的文化作为前提,显然,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我们不必要说出隐喻所映射的微妙的意义。学习和使用隐喻的技巧早在上学前就有了,比如,小孩子骂人出口就是“你这头猪.

  “有效率”并不必指这样的意思,一个词因为联系而只对应它自己的意义——尽管经常是这样的。有时,我们在叙述一个故事或者…个类比时用到许多的词语。打个比方,一个过程——像树木长大、采矿或者越野赛跑——可能给出一个恰当的类比物,而且只有当你讲到这个过程时,你就会解开其中的意义。换言之:是效果质量而不是数量——或者,用NLP的专业术语来说是,产生的结果回应。效率指以最小的努力或交流的投入转化成最大的理解或产出。

  正如我们在交流的预设中所见过的,产生的回应、效果或意义才是交往的实质内容。因此,用隐喻交流并不在于类比的恰当性、丰富性或灵活性,而在于它产生的效果——逻辑上的贴近或相关性。

  “从前……”可能会对小孩产生魔术般的影响。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一个故事、类比或现实生活的例子将对任何年龄、任何听众会增加他们的交往效果。你常常听到这祥讲话吧,“我不记得他谈的主题,但我记得故事是这样的”。若干天后,我们很少能记起表述的结构或逻辑秩序,但是数十年后,一些形象或其他的还能在大脑中浮现。无一例外,这些形象是由隐喻或者感性化的表达引起的。我们在当时理解了它们,就会学习更好,与讲话者联系更紧密,记的时间也就越长久。这使得隐喻成为我们最有效的交流工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