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什么是规条:规条就是价值观的实现标准与实现方法。
把规条与信念分辨清楚
规条是一些程序模式去保证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规条是「已知的」最有效率的方法去达到上述的目的,因此会被重复又重复地运用。
对于规条,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一套(规条)已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我们会因为别人不跟随自己的一套而不安或不满。我们或会因此而对别人施加压力,企图使他们改为跟随自己的一套。人际关系的紧张会由而产生。
2.一些存在多时的规条,或者已经与环境脱勾。我们奉行这些规条久了,已成不变的习惯,虽然它们已经不复有原来的效应(得不到某些价值;实现不到某些信念)。这些规条会虚耗资源,妨碍进步,更会导致失败。
规条的存在,完全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因此规条不能脱离信念和价值而独存。当有需要坚持的时候,应该坚持信念和价值而不是坚持规条而妄顾信念价值。所以,容许不同的做法,只要效果有保证,就是坚持信念和价值的实现而不坚持规条;我们也应该容许规条不断地修正,只要信念和价值可以继续实现。
规条太多的人,身边的人会有很大的窒息感。这些人往往以堂皇有理(但无法实现)的信念和价值作为挡箭牌,不肯修改其规条。一些老人家,因为有很深的不安全感,会有这种现象。自我价值不足的人,也常常有这样的行为表现。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往往无须改变,只要容许在规条上多点灵活弹性,事情效果便会有很大的不同了。
在一些公司里,在某个时期中出现了一些情况,而为了确保公司的运作经营得到最佳成绩,管理层会定出一些规条性的措施去针对这些情况,例如某些资源的运用安排,或者定期做某些工作报告。可是,这些措施或者报告,往往因情况改善了,所以这些措施的价值已经完全消失后还会存在。最常出现的这种反映便是大公司的员工经常对客人说:「我们是大公司,所以需要长点时间才能……」。
邓小平的名言:「不管是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便是好猫。」清楚地点出处理信念和规条的关键:不要坚持规条,坚持价值才对。
对信念与规条的认识
请把句中的信念、价值与规条分开,并且研究规条是否需要修正。
1.不管是黑猫或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2.条条大路通罗马。
3.外科手术很成功,只是病人死了。
4.辛劳数十载,换得一场空。
5.天天勤奋工作,事业才会成功。
6.我们应该坚持,抑或保持灵活的态度,才会成功?
7.我是为了他好,才会这样说话。
8.书中自有黄金屋。
9.我对他无微不至,但他还是移情别恋。
10.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