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NLP最初主要是研究人们取得卓越沟通效果的,尤其是对人们沟通的时候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从第二个字母“L”所代表的Linguistic,就可以发觉,它对人们思考语言的研究是重点之一。
在沟通的语言表达效果中,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是NLP更多的分析了文字语言和人们的行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语言结构,虽然很多调查和培训都宣称有效的沟通中,文字语言起到的作用只有7%左右。然而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了我们很多人正是忽视了这7%的文字语言的提炼和运用,从而一味想改变的行为表现没有能够实现良好的转变。
有很多的语言模式和结构构成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无形中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如果没有仔细研究和练习以及运用,这些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将照常延续。
在NLP的语言模式中,有很多是常用的,今天先探讨其中的一个,其他的将陆续慢慢的在我的NLP沟通应用系列文章中分享给大家,期待能与大家共勉!
今天要探讨的一个是,最常见的:
“如果……,那么(就/会)……”
这样的句型,我们从小学就学过,对吧?(小时候我的语文学习成绩差,怕词语造句)相这样的造句大家都会,只是,要让我们更深入的去分析各种句子里面所隐含的意义和力量,恐怕没有多少人留意过,所以,今天特意跟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
我们经过广泛的交流和分析,发现这个简单的“如果……,那么(就/会)……”语言模式中,有这不平凡的力量和意义特征
1、条件型
“如果我们的设备齐全一点,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不会提高的”
“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一定可以像他那样拥有自己的公司”
类似这样的话中,其重点就是强调条件、环境、外部因素的作用,而且把这些作为影响自己表现的决定性因素。有这类思维的人往往都把希望寄托在条件、环境或外部因素的改善上,等待别人把这些“准备”妥当了,他就会有上佳的表现,获得良好的成果。
这个思维当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动力,更多时候会表现出消极、情绪低落、不思进去、拖延以及等待等等。
2、责怪型
“如果当初你做这样的决定,我们不会输的这么惨的。”
“如果你果断一点,我们就不会错过那次机会。”
这类语言模式中的隐含意义具有很强烈的责怪别人的意思,都是你的错,你应该为此事负责。
经常这样说话的人的,习惯找替罪羊,以推脱责任。经常有这样的思维的人,别奢望他们有什么责任心,更不用说为别人着想。他们也经常是事后诸葛亮。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他们,至少我是不喜欢的了。让他们挑担子他们倒没有什么反对,若要他们同时主动为那担子承担事前或事后的责任,那事妄想,除非权力强制。这样的思维很少能承认自己有什么错误或过失了,如果有,都是别人的原因。
3、假设型
“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建议和方案,那我们这个月的业绩就能确保达标了。”
“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方案,那我们不是白费力气了吗?”
在这个类型中,虽然都是假设,同时又有两个不同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正面积极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负面消极的假设。
在这两种假设中,第一个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前景,也增加的我们的信心,内心充满力量;
第二个假设也能让我们谨慎、考虑周全,可往往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担忧、泄气、以及失去信心和勇气。
有时,许多人在回答问题时会为了避免回答不恰当的答案,或在自我意识上的压抑或阻挠,而告诉你一句:“不知道”,因而,“如果……”这个假设的模式来询问,还可以提供对方无压力与不用承受意识压抑的回答氛围,而使意念自然流露,从而让提问者获得良好的答案。例如:
心理咨询师:“如果说,要形容你的痛苦,需要用颜色来表示的话,如果这种颜色也是你能 看得到的,那会是什么颜色?”
某受导者:“恩,如果……,那应该是灰黑色吧!”
说到这,大家可以回头想想,今天或者是昨天,甚至过去你能想到的,自己都跟别人说了哪样的“如果……”?它在你的行为表现上都产生的怎样的影响?那个结果你满意吗?
到现在为止,是否发现了这无意的“如果……”给你的生活、工作、感情等等所带来的影响?
当你说“如果……”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是正面的力量还是负面的力量?
没有来得急详细写,至于如何把负面转化为正面的积极动力,改天再写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大家要是还有更多的不同发现和体验的话,欢迎贡献出来,让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