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 次感元运用练习:
“次感元”反映出我们组织经验的方式,一个问题状态与一个资源状态之间,其形式上与过程上有何不同,便取决于各自所用的“次感元”,转换“次感元”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经验。
基本的作法是先找出问题状态和资源状态在“次感元”上的差异,然后藉由转换,将问题状态转换为资源状态。
我们可将这种方法应用在未来的事情上,让自己的态度变得更积极,更具有建设性。
01 练习一:
◇花点时间现在我要你回想过去的一段美好回忆,不管是最近或许久以前发生的。
阖上眼晴、全身放松、陶醉其中。现在让那个画面越来越清晰,在这变清晰过程中,留意你心境的改变。
下一步我要你把这画面拉近,然后停止并逐渐放大。此刻当你在操作时,会发生什么?是不是改变了经验的强度呢?
对大多数的人而言,这样的操作过程,必然会有更强烈且更愉快的感受,让你处在更振奋、更快乐的心境中。
请再一次回想刚才的回忆。现在提高你听到的声音,加快节奏、加强低音部份、改变音质,让它更强更有力。
同样地让我们改变“触觉”感受,让记忆变的更暖和、更柔软、更顺畅,看看此刻你的感觉如何?
◇现在,让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加强颓丧的效果。我要你回想一下让你不悦且使你痛苦的回忆。
阖上眼晴、全身放松。让你不悦且使你痛苦的回忆,把它拉近、放大,你心里会如何?
许多人认为这种颓丧心境加强了,觉得比以前更令他们沮丧。
现在把这个记忆回复原状,并把它变小、变模糊,以至悄然隐没,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试试看,你会发现这种颓丧感觉失去它原有的力量。
再用相同的方式来练习“听感元以及触感元”,你会发现内心的感受是受你控制的。
这一切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学术理论,请专注认真地练习,并仔细地记下你是偏向于那一种“感元及次感元”,留意你“下意识”改变后的感觉。
请把刚才的颓丧画面重新开始,现在让它变小,请留意当它在缩小时所发生的状况。下一步请把焦点偏向别处,让刚才缩小的画面模糊、朦胧,乃至难以辨认。此刻请把画面往远处移去,直到看不见,彷佛没入在一个想像的太阳里。
用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听感元”的变化。先把听到的声音降低其音量,让它变的迟缓,失去原有的节奏。
再来“改变触觉”的感受,让那画面里的人或物慢慢地烟消和熔化,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如果你跟其他的人一样,我相信这颓丧的画面会失去它的威力,不再令你痛苦,甚至于消失不见。就用这种方式,你就能把过去让你痛不欲生的经验变得对你无力,完全地溶解和消失。
在过去,你曾受内心的储忆所左右,但现在你应当知道,不要再像以前的方式去体验了。
◎ 有一种简单的练习,可以帮助你控制脑子。
你可曾有过为内心对话所苦的经验?
你可曾有脑子关不住的情况?
我们的脑子时常在对话,我们在与自己争辩,想推翻先前的看法或澄清过去的问题。
如果你真发生了这种情况,就先降低心里声音的音量,这种方式对许多人都证明有效。
是否你也曾有过常常压抑你的内心对话?你现在用相同的词句,把声音变得更迷人,差不多是一种挑逗的语气:“你是办不到的。”看看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越不要你去做,你却越有想去做的冲动?现在试试看,并体验它的差异。
02 练习二:
让我们再做另一个练习,请你回想过去很卖劲做事的经验,尽可能放松自己并浮现出那次经验的画面。现在我要问你几个有关的问题,一次答一个问题,不管回答为何,没有对错之分。
◇ 当你“看”这画面时,请问:
是连续的或是格放的?
是彩色的或黑白的?
是贴近的或远离的?
是在左、在右或在中间?
是仰视、俯视或平视?
是你身在其中或置身其外?
是有外框或没有?
是清晰或模糊?
是亮或是暗?
是正对焦点的或偏离焦点的?
当你在做这练习时,请记得你对哪种“次感元”感受最强,哪种“次感元”对你的影响最大。
◇ 当你“听”到声音时:
那是出自于你或从画面中其他的人发出?
你听到的是对话或自言自语?
声音是大或小?
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节奏是慢或快?
是渐近或渐远,或维持一定?
主声是什么?
声源在何处?
◇ 当你在练习“触觉”时:
它是硬或软?
是暖或凉?
是粗糙或光滑?
是弹性的或钢性的?
是固体或液体?
是尖锐的或圆钝的?
是你身体那一部份触摸的?
声源在何处?
这些问题或许一时很难答覆。如果你的“内心储意”倾向于使用“触感元”,很可能你会很快地认为,无法在心里形成这个画面。
请别忘了,我们谈过信念,别说你不能,只要你下苦心,就可以办到。当你对自己的“感元”更熟悉,就可以借助叠合(overlap)的方法,来改善你的认知方式。
03 练习三:
现在反过来让我们再做个练习,我要你去想一件目前很有心要做的事,不过就是提不起劲,也无心去做。
再一次,请你形成内心的画面,照前述的问题练习,请仔细记下并比对先前练习的结果,看有何差异。
先从“视感元”开始,再做“听及触感元”的问题。当你做下去时,请记下是何种“次感元”让你感受最强烈,何种“次感元”最能影响你的心境。
04 练习四:
现在把“练习一”,当做“实验一”;“练习二”,当做“实验二”,这做起来并不难,就把你的脑海想像成电视的分割画面,同时注视两个画面。
相对应的“次感元”之间,是不是有差异呢?我敢预测一定是有差异,因为在神经系统里不同的储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现在请照我们先前所教的鼓舞方式,修正“实验二”里尚未有劲的“视储意”,让它与“实验一”的“视储意”相符。
在这可肯定的是,每个人“实验一”的“视储意”一定比“实验二”的“视储意”清晰且较贴近。我要你集中精神注意他们的差异,然后操作“实验二”“视储意”,越来越近似于“实验一”的。同样的,也请修正“听及触的储意”,现在就做。
现在你对“实验二”有何感觉?是不是比较有劲了呢?如果你让“实验一”跟“实验二”都相符了,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例如:原先“实验一”是电影,“实验二”是幻灯片,现在“实验二”也变成电影。
在你比较好“视、听、触”三类“次感元”后,你一定会找出某些“次感元”让你有劲,那么就把那些令你无劲的“次感元”相对应地改变吧!
千万记得,挫折感、沮丧以及快乐都“不是实体”,而是因某些“特殊的影像、声音和活动”,让你在有意无意中所造成的。当你越能熟练地“转换次感元”,就越能得到你所求的。
05 心略测知练习︰
你记不记得有过完全被( )的经验?
你是不是还记得很清楚?
请回忆并重温那个经验。(帮助他进入状况)。
当你在回忆时,……(让他沉耽于其中)。
A.是什么不寻常的第一步让你特别地( )?
是看见了什么?
是听到了什么?
是遇着什么事情?或碰到了什么人?
是什么让你完全地( )?在你(看见、听到、触着)后,下一步是什么原因让你完全地( )?
B.你是……
在内心浮起一幅画?
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在内心里有什么感觉?
是什么不寻常的下一步让你特别地( )?
C.你是……
在内心浮起一幅画?
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在内心里有什么感觉?
D.或是其他?
到底是什么不寻常的下一步,让你特别地( )?
到此,问问当事人,是不是特别的( )。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表示测知已经完成。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继续依照前述程序问下去,直到他肯定地回答是,方才算是找出他心略的步骤。
◇ 接下来是找出每一步骤里的次感元来。
如果心略的第一步是“视感元”的话,你可以这样问:
1.你看见的是什么样子(外界视感元)?
2.你看了有何不寻常之处,让你( )?
3.是它外型的大小?
4.是它的清晰度?
5.是它移动的方式?
就照这个方式进行,一直找出所有的次感元为止。然后就按照所测知的步骤,用相同的次感元逐渐引导他,去做你希望他去做的事,同时观察你这个测知的成效为何?
06 测知关爱的心略练习︰
你是否曾有过被人关爱而倍感温暖的经验?
你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得吗?(引他进入状况)。
□ 视觉:
为了要让你有受关爱的感觉,对方是否一定得具备下列任何一种以上的表示呢?(注意他的表情和动作)
带你出去走走?
买份礼物给你?
用特别的目光看着你?
是不是对方得用这种方式(三种方式之一以上,或由答话者另提一种可在脑海浮现的方式),你内心才会有很受关爱的感觉呢?
□ 听觉:
为了要让你有受关爱的感觉,对方是否一定得…用某种方式告诉你,他关心你。(观察他的表情和动作)
□ 视觉:
为了要让你有受关爱的感觉,对方是否必须得…用某种肢体活动来表达呢?(观察他的表情和动作)
现在可以测知次感元了。有那些不寻常的感觉?表达出来,告诉我,做给我看好吗?
找出他想法上的和行动上的心略,并比较它们是否一致。
07 结合 / 脱离的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 0分钟)
本练习的目的,在于使你能熟悉“结合”与“脱离”这两种心态,并知道如何有意识、轻易地由其一种心态转变到另一种。
◇ 结合练习:
“结合”入某一愉快的回忆里。花点时间,完全进入,因此你可以在那情境里,由自己的眼睛,看到所看到的,听到所听到的,及享受那情境里所有美好的感受。
从过去生活中,挑选几个不同情境与时间的愉快回忆。重复上步骤进入几个美好的回忆,一次一个就好。
闭上眼,并请求你的潜意识,无论任何时候你回想起那些愉快回忆时,它都愿意自动“结合”那些愉快回忆,以成为你的正向资源。
◇ 脱离练习:
从某一不愉快的回忆“脱离”,挑选一个中度的不愉快回忆,然后花点时间,将自己与其完全“脱离”到一段安全距离外,看见你自己,就像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自己一样。
可试试调整自己与画面中自己之间的距离远近。保持为“脱离”的观察者,但又怀着兴趣与好奇。
重复几个类似错误、失望….等,中度不愉快的回忆,做“脱离”练习。
闭上眼,并请求你的潜意识,当你回想起任何不愉快的经验时,它都愿意,自动地将自己与那些不愉快的经验“脱离”,以成为你的正向资源。记住,这是会让你更享受生命的聪明选择。
08 变动你的心态的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 5分钟)
◇ 练习1:
本练习的目的,在于使你能熟悉“结合”与“脱离”这两种心态,并知道如何有意识、轻易地由其一种心态转变到另一种。
“结合”入某一愉快的回忆里。花点时间,完全进入,因此你可以在那情境里,由自己的眼睛,看到所看到的,听到所听到的,及享受那情境里所有美好的感受。
从过去生活中,挑选几个不同情境与时间的愉快回忆。重复上步骤进入几个美好的回忆,一次一个就好。
闭上眼,并请求你的潜意识,无论任何时候你回想起那些愉快回忆时,它都愿意自动“结合”那些愉快回忆,以成为你的正向资源。
◇ 练习2:
本练习的目的,是让你学会,如何运用感元来变动自己的主观经验,以产生正向的感受。
B请A找出一个适当强度的不愉快心态,如苦恼、泄气…等。
B协助A找出那不愉快情绪背后的正向意图。
B请问A:加快或降低该触觉经验的节奏,看那一项会凌驾过不愉快的情绪,而开始改变心态。
B请A将刚才的情绪(触觉经验),重叠至某一画面(视觉经验),并测试。那一项次感元,会使那感受较不强烈,而开始改变到另一情绪里。
B再协助A,重叠该情绪到听觉经验,并去探索那一项次感元可以更加改变心态。
B请A找到过去通常会经验到不愉快反应的某一情境,一面保持住第5步骤所找出的心所,一面想像该情境。
请A想像至少三个,未来用得上此心态的情境。
09 了解你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练习: (两人一种,每人20分钟)
加强你的“次感元”训练,有助于你改变“内心储忆”的能力,借助“切身的”或“无关的”次感元,你可以很快地“改变”你过去的经验,进而“改变”你的“感觉的方式”与“行为的方式”。
请回想一下,我们已经知道,任何人的“行为”均起自于他的当时“心境”,而“心境”便是其“内心储忆”所造成的,亦即他内心里的图画和心语所造成的。
我们正如电影导演借助特别的手法来影响观众一样的来“改变”自己、“影响”自己。
选择一个具有较强烈情绪因素的经验,并回忆此情绪而使生理产生一些变化,如脸红、发抖、肌肉僵硬、眼框湿润..等,并就下列各“次感元”,逐一加以改变,并记录每项改变对该经验的强度/品质有何影响。
□花点时间回想一下,最近令你愉快的经验,并且真正地陶醉其中。
◇ 视觉的: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是事还是物、颜色深浅为何,亮度为何…等等。应用上列所列的“视觉次感元”内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A:将该经验视觉化。
B:相对于每一个“次感元”,记录A的起始状态。然后一面导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变,一面观察及记录A对该项改变,在经验的强度是加强还是减弱。
再试结合与脱离的互换作观察(如果原来是结合的,则再试脱离的)
◇ 听觉的:听听你听到了什么:
是人声或是其他声响…等等。应用上列所列的“听觉次感元”内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A:找出该经验的声音讯息,有可能是外在环境的声音,也可能是其本人自己心中的内部对话。
B:相对于每一个“次感元”,记录A的起始状态。然后一面导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变,一面观察及记录A对该项改变,在经验的强度是加强还是减弱。
◇ 触觉的:想想你有什么感觉:
是何情绪,应用上列所列的“触觉次感元”内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A:找出该经验所引起的身体感觉(不是情绪的描述)。
B:相对于每一个“次感元”,记录A的起始状态。然后一面导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变,一面观察及记录A对该项改变,在经验的强度是加强还是减弱。
□ 看看自己在做些什么:
去体验看看,“切身的”或“无关的”次感元,有何不同呢?那种感受较强烈?
你的王国在那里?就在你的脑子里,如果你能开始掌握人生经验的储忆,你就能治理你的王国。
别忘了,我们不知道人生的真貌,只知道人生是透过自己的储忆。
要记住,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脑子,而脑子却无法控制我们。
当有人告诉你他无法控制自己脑子的想法,除非他是在为他的行为找藉口,否则就是太软弱或真的有病了(心因性疾病)。
□ 请留意你所说的话,它显示出“内心储忆”的力量。
当我们说某人前途无量,是有何含意?
当别人说前途暗淡,你有何看法?
当你说众所瞩目,你实际上要说什么?
当我们说某人夸大其辞或扭曲事实,又是何指?
当别人说心头负担很重或心头有大石头,指的是什么意思?
当你说某件事看似无误或疑云全消,又是什么意思?
对于上述这些话,我们可能认为是些比喻。其实并不是,它们是对我们心中所想所做的正确描述。
10 建立吸引人的未来表现练习:(两人一种,每人20分钟)
A请B想一件他目前很积极在从事,以便未来可以得到美果的事,即想那得到美果的情境,并导引出其各个“次感元”。
A请B再想一件他目前很想达到,但一直没认真用心或积极投入的事,并导引出其各个“次感元”。
B两人一起比较上述两种经验在“次感元”上的差异,并逐一测试这些差异点,以找出转换那些“次感元”后,可以让第二件事变成具有吸引力。
生态检验---A请B自问:自己有那部份,反对第二件事的达成?如有,则应考虑清楚,或处理妥善后,才能再继续。
A帮助B,根据刚才找到的差异点,调整B对第二件事的“次感元”,使其与第一件事的相同。如此你便有了一个具吸引力的未来观。
测试---这新的未来观是否能吸引你现在的行动欲望,如可能的话,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如不能,则回到步骤3找出其他差异点,然后再重复4至6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