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二、与NLP相约
从与NLP结缘以后,我经常与NLP相约。有时,是在与孩子相处时与NLP相约。前期,我经常埋怨孩子内向,胆小,总是强迫孩子出去交朋友,可孩子就是不出去,反而更内向了。我原来的语言模式是这样的:
“总呆在家里干什么呀,出去玩呀,交朋友去。”(埋怨、唠叨责备)
“那有什么味,在下面玩的都是好小的小朋友。”(找借口)
“看你,那么胆小,整天都不出去,将来看你能干什么!”(指责、生气)
“我才不想将来呢。我不去。”(委屈、生气、难过)
……结果是我难过,孩子不开心,老公有怨言,我也有怨气(觉得孩子就是因为象他才这样的)交朋友的事没有结果,还制造了一个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不好的氛围。
学习了NLP之后,我有了调整:我首先觉察自己,知道我期待孩子能广交朋友,与人大胆交流;我然后感知孩子,他也有同样的需求。我再次探询内心,我发现我真的相信“孩子想要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体里面。”于是我运用教练技术四步曲技巧,与孩子有了如下的对话:
“儿子,你上午和果果在小区花园玩得很开心呀,是吗?”
(欣赏、接纳)
“是啊!” (开心、满足)
“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让你特别开心呢?” (好奇、期待)
“和朋友在一起什么都开心……” (兴奋、自信)
“真不错,想不想在我们新居住的这个小区交更多的朋友呢。”
(欣赏、期待)
“想啊。不过,我又不认识他们……” (兴奋、担心)
(以上为接纳的过程)
“嗨,你之前交了几个很不错的朋友,你是怎么做到的?
……
“还有呢?”
……
“真好啊,除了……,还有呢”
到此,孩子自己总结了很多方法,语言、表情特别兴奋。
“如果还有的话,会是什么呢?”
孩子突然想起我买给他的《交友36招》一书,硬是拉著我一口气跑上了楼,跟我交流交朋友的心得)
(以上为调焦的过程,引导孩子从回忆过去的成功经验中提升能量)
“孩子,你的交友绝招还真不少啊,如果我和你一起去陌生邻居家里敲门交朋友,你愿意吗?(好啊)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哪几个方面呢?”
(以上为让孩子思考,选择的过程)
到这时,孩子已经蠢蠢欲动,想试一试了,于是,我趁热打铁,与孩子一起按照他的提议制作了几张“个人名片”,演练了一遍自我介绍后就上楼找邻居交友了,一切很好!
(以上为行动,带领孩子达成成功的体验)
这种NLP的教练方式我用得越来越多,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家庭的氛围也越来越融洽温馨。更重要的是,我把它广泛地应用于与教师、学生的交流中,效果真的很神奇。当三(2)班曹波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状况后,我与他的妈妈多次交流,她妈妈始终不愿正视问题,直到我用NLP中的时间线协助曹波妈妈看到不改变的后果和改变的美好前景时,她才恍然大悟,毅然辞职陪伴孩子的成长。我也每周抽两个半天的时间与她妈妈交流,一次做每周辅导定向与心理支持,一次做行动反思与再承诺。一个多月过去了,曹波和她的妈妈的互动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现在,曹波基本不在上课时下位随意跑动了,还能主动结交朋友了。
NLP真的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心态,一种全新的生活。我的许多朋友也因此受益,许多同事常常从我手里借走有关的书籍阅读然后交流探讨。我感谢NLP的出现,我多么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能掌握这门学问,那我们的老师、学生之间该有多么和谐的关系啊!我们与自己的相处又是多么愉悦啊!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又是多么幸福啊!于是,我借助教师例会、行政例会的时间一点点与老师们分享,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讲座,但步子迈得太慢,涉及的面太小。怎么快速有效地推进NLP在教育中的应用成了我这个学期思索的主要问题。就在前一周,听闻某校发生了一起校园打人事件:两学生发生矛盾,一学生剪了另一个学生的头发,学生来告状,老师很生气,竟帮著按住那个剪人头发的学生让另一位学生也照样煎发出气,结果家长来校将老师打了。许多人听说此事,都认为是老师师德出了问题。可没有人深究,“师德”究竟来自于身体哪里,它是如何操控行为的,是要调节教师对师德的认识还是要处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此事的发生,引发了我要让芙蓉教育与NLP牵手的决心,我期待在更大层面、更快速地推进NLP在素质教育中运用,让更多的人受益。我带著一份强烈的使命感几次向分管此事的局长汇报,共同的认识终于让NLP与芙蓉教育相约,不久后,将以大型讲座的方式在领导层、教师层铺开,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