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NLP  >   NLP应用  >    内容

比炒鞋更疯狂!“炒盲盒”如何让人1年花70w?

作者:凯特|文章出处:团长说心理|更新时间:2019-12-03

  

       01

  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去年我的小侄女开始迷上抽盲盒,就是随便抽一个盒子,里面打开有各式软萌的小物件。

  她很自豪地和我说,她快要集齐全款了,只要攒钱买到限量款,在她们班里就是第一个凑够一套的人!

  看她得意洋洋的小脸蛋,我以为和我小时候攒卡片差不多,但她告诉我:"你太土了,我们老师都在玩,他买了一大堆就是没抽到隐藏款。"

  哦?!

  上个月,后知后觉的我第一次学着小侄女去商场花39块买了个盲盒,五花八门的各色小盒子面前,我随便挑了一个去结账,还没走出店门,就迫不及待地撕开了。

  拆袋的过程紧张刺激,内心种种期待,拿出娃娃之后,我的喜悦感瞬间爆棚——它就是我喜欢的那一个,OH YES!

  我原以为,盲盒只是孩子喜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它已经是最红的潮流玩具了,我的同事、朋友等身边二三十岁的人也大多为之着迷。

  根据百度指数"潮流玩具"关键词年龄分布数据显示,该标签下受众分布主要在20~39岁,其中30~39岁的人群高达75%。

  这群人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去年双11当天,泡泡玛特(某盲盒品牌)天猫店卖出了超过2700万元的盲盒,销售额排在了迪士尼等传统玩具公司之前。年底北京西单限量发售时造成了凌晨6点2000多人排队的盛况,堪比当年iPhone4发布时的场景。

  除此之外,去年有超过30万的用户在闲鱼(某二手平台)上交易过"盲盒",玩家苦苦追求的59元隐藏款盲盒被炒到2000元,其中最火的一款价格涨了39倍!

  不疯魔不成活!

  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购置盲盒4个月花了20万;

  还有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万购买盲盒;

  知乎上一位男士提问:月薪7000的月光族,如何让老婆退坑盲盒?

  于是"买够100个盲盒就收手",也继"现在出门,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后,成功入选当代社会第三大经典谎言。

  看着小侄女周末不是在拆盲盒就是去拆盲盒的路上,朋友每个月刚发工资就赶快还信用卡盲盒分期, 我就想,这个小小的盒子到底有什么魔力?它是如何吊足人的胃口的呢?除了盲盒,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是这样"套路"我们的呢?

  2

  到底啥是“盲盒”?

  盲盒,顾名思义就是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物品,消费者凭运气抽中商品。买的时候看不到里面有什么,打开后才能"真相大白"的盒子。

  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像《阿甘正传》里的经典台词:

  由于这种购买方式具有强烈不确定性,获得限量款、隐藏款也十分不易,很多盲盒玩家都像着了魔一样,不惜壕掷千金抽盲盒。有网友表示一旦入坑,便欲罢不能:

  入坑一个月,填坑三千多……

  可怕,好上头啊,每个都想要!

  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

  历经千辛万苦得到中意小人儿的玩家也乐于在社交平台分享战果。

  微博、B站等网站搜索盲盒,能看到不少视频,播放量多达几十万。

  这些靠拆盲盒起家的"拆播",基本上是成箱成箱的拆,一边拆一边和观众分享喜悦。

  3

  小小的盒子影藏的人性因子

  别看这小小的盲盒,其中暗藏人性。

  为什么这么说?

  多年前,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斯金纳之箱"。

  研究人员把小白鼠放进一个箱子里,小白鼠很饿地时候就会不停地爬来爬去,会不小心碰到箱中的按钮,这时会发生两种情况:

  小白鼠被电到,小白鼠得到了食物

  如果被电了,它就会不知所措,但即便如此,它因为想起之前尝到的甜头还是会去碰按钮。它抱着这样一种心理:下次我就会吃到食物的,而且不会被电。这种心理让它不停地按按钮。

  在这个实验中,"食物"作为行动奖赏,是一种强化物,而小白鼠通过这种强化,点开关的频率增加了,这就是上瘾的由来。

  在"盲盒经济"中,盲盒中"未知的惊喜"就是强化物,特别是现在盲盒中还设置了"隐藏款",一旦买到更是"吉星高照"的象征,这种强化促使了盲盒交易的繁荣。

  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买彩票就是这个道理。

  刚开始没什么钱(小白鼠很饿),后来买了第一张彩票(不小心碰到了按钮)并中了几块钱的小奖(获得了食物),但后来再也没中过(被电了),这时会更想中奖(重新获得食物),于是又去买彩票(再去碰按钮),一直重复这个循环。

  4

  铁打的盲盒套路,流水的消费者

  除了这些,商家的营销套路也很是了得。

  随机性:

  抽盲盒随机化的体验,让人欲罢不能。

  如果只是把小人撕开包装直接展现出来,你可以挑选你喜欢的,你的购买冲动还会那么高吗?

  现在,这些可爱的小人儿都藏在盒子里,当你怀着惊喜打开的那一瞬间,还伴随着情感的传递,可能是赞叹、惊喜,也可能是失落、愤懑。

  不断推陈出新:

  国内的盲盒售价并不高,一般在39-69元之间。这个价格设置的十分巧妙,比起动辄成千上万的潮鞋,很便宜了。

  但是,更新的速度却比潮鞋快!以"泡泡玛特"为例,每周更新,同一个IP形象至少在两个月内会推出新款。

  只要新品不断,用户就永远有了消费理由,而对于一个IP而言,新的系列款其实大多就是包装设计上的改良,从制作上来说成本并没有全新产品研发那么高。

  设置"隐藏款"和"限量款"

  隐藏款的盲盒,没有任何人知道长什么样,只有抽到才知道,这种稀缺性,不失为商家一种饥饿营销的手法。

   "隐藏款"可以刺激用户复购,那么"限量款"则是直接刺激用户高价消费。这些版本一经推出,不用投入多少成本就能在社交网络中形成声势,在咸鱼等二手平台上的价格也会因为刺激而水涨船高。

  呆萌心理营销:

  自从2003年"萌文化"从东京发起,短短十多年就横扫东亚,抚慰万千人的心。

  这类型的产品是有趣的、可爱的、让人更加放松,还能激发人类基因中的亲近感和保护欲。(比如你们点开文章看到的漫画团长)

  几年前一家脑洞奇大的台湾传播公司就做过一个直播——长椅实验。

  人与人之间的平均安全距离是45.7cm。于是在公园的长椅上,两个陌生人往往会坐在长椅的两端。

  这时,实验者请出一位卡通熊扮演者,让"它"突兀地直接坐到椅子上,结果——

  人们会热情地与卡通熊零距离接触,围观的、合影的更是数不胜数。

  一款普通的化妆海绵蛋,如果加上萌萌的表情,销量就会激增。

  5

  盲盒虽好,且拆且珍惜

  其实盲盒,很像咱们小时候玩的套圈、水浒卡,只是产品更精细化,形式更多样化了。

  小浣熊干脆面收藏卡牌

  人们从盲盒身上拆出了生活中的小确幸,不失为一种童心的延续。

  如果只是从盲盒中解解压,倒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把它当成生命的全部意义之所在,放纵自己沉溺其中,只为了虚无的短暂快感,就如《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所说"我们终将毁灭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那么被你拆掉的将不是小小的盲盒,而是自己的整个人生。

  想不被套路,学点心理学。投资盲盒,不如投资自己。

  作者简介 :凯特/ 团长说心理主创团作者重度心理学爱好者,文字搬砖工。主张“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亦不要忘了努力化眼泪为知识。学习更多实用心理学,欢迎关注“智慧行学院”(NLP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学心理,咨询4006009299.


看更多心理资讯,扫码关注“NLP学院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