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01
最近,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个叫拉比的人要出一趟远门,于是把家里珍贵的财物都放到一个铁盒里,并在一棵树下拜托好友恰鲁帮忙照看。
没想到,等拉比回来,问恰鲁要回铁盒,恰鲁居然矢口否认,气得拉比直接把人告上法庭。
因为拉比把铁盒交给恰鲁时,只有天知地知,连个人证的没有,又并未事先写下协议,全靠两人自己的证词,再无其他证据。
面对恰鲁不断否认自己在某棵树下见过拉比、也不知道什么“铁盒”,拉比十分心焦自己还能不能讨回公道。
法官的立场,肯定不能偏听偏信,于是他想出一个法子,说:“既然你俩是在树下说话,那就请树作证吧。”遂叫人去把树“请”来。
过了一段时间,树还没到,法官就跟恰鲁说:“树太大一棵了,很难挖,你去搭把手。”
这时候,恰鲁也等饿了,不想动,于是回道:“树不大的,只是有点远。”
法官听了,点点头:“那我们再等一会吧,现在先清点一下财物:黄金、白银、珠宝……”
他特意添加了许多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进去,听得恰鲁连连摆手:“法官大人,那么小一个铁盒,怎么可能装得下这么多东西,拉比分明是在讹诈啊。”
结果法官当场“哈哈”大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你知道树在哪里,知道树身的大小,还知道铁盒的大小,可见你的确去过树下,见过铁盒,你还想抵赖吗?”
恰鲁无法辩驳,只好认罪。
语言,有时候真的很神奇,
显然,法官正是通过语言,给一心抵赖的恰鲁下套了,诱使他自己暴露。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的人,你和他的观点有些分歧,可说着说着,却渐渐被他说服,等你醒悟好像有哪里不对,已经晚了。
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你不是被“说服”了,而是掉入了别人设好的框架。
02
在NLP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框架。
著名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先生在课堂上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广东人喜欢喝早茶,而每次到酒店里,服务员都会问你:“喝什么茶?”
这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铁观音、普洱这类茶水。
却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可以叫一壶白开水,或者一瓶汽水。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服务员设了一个名为“茶”的框架,把我们的思维框在“茶”的范畴。
NLP心理学泰斗张国维博士常说:“一个选择,没有选择;两个选择,左右为难;三个或以上的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
设框很多时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只给你一个或两个选择。
这叫做“封闭式的问题”,即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只能在限制范围内回答。
在我们的人生里,有的人能够带领别人走出框架;而有的人,则会给别人套上框架。
比如说,在我们小时候,不知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父母不厌其烦地跟你说“我们家穷”“要节俭”“不能乱花钱”……于是长大以后,自己开始工作,有了几千块一个月的工薪,却连一条几十块的裙子也舍不得买;
老师“谆谆教导”你,“你一个男生不适合文科”“男生都学理科”……于是明明喜欢历史的你,懵懵懂懂地选择了理科,磕磕碰碰地本科毕业……
我们都在一定的框架内说话、生活、工作。
父母、老师、朋友、同事、上司、伴侣……我们身边所有人,都有可能故意或无意地给我们“设框”,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可能影响我们一生。
当然,有“设框”,自然也能“破框”。
而且,“设框”未必只会带来负面效果,灵活运用在工作和教育上,或许有着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03
在亲子教育中,利用“封闭式问题”设框,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技巧。
比方说,有孩子一回到家,总喜欢先看电视,不乐意做作业。
你可以尝试对他说:“孩子,你要写作业,还是帮妈妈扫扫地呢?”
这是一个框架,限定孩子只能二选一,而无论选哪个,你都不亏。
又比如在销售工作中,一般来说,销售员很少会跟客户说:“你要不要买这个?”
为什么?
因为这种提问,叫“开放式问题”,并未预设到底买还是不买。
而如果用封闭式问题提问:“请问您是要买裙子,还是买衬衫呢?”
这样已经预设客户会购买产品,让客户进入你设置好的框架里面,往往能够成功地引导、暗示客户消费。
04
最后,再说一个小故事。
有个老和尚,他逗小和尚说:“你向前会掉下悬崖,向后会被老虎咬死,怎么办?”
小和尚却说:“我往左边跑。”
一下子,就识破了老和尚设下的两难的框架。
其实,语言的框架只要稍加留意,或者经过一定的训练,识破并非难事的,难的是我们信念的框架。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有办法,无能为力,其实都是自我设限,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里。
反之,如果你相信自己必定能够创造一段快乐/成功/美好的人生,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因你而改变。
学习资讯:如果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课程,欢迎咨询:4006009299,或者添加助教微信咨询。
扫码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