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是我与壹心理CEO黄伟强直播《亲密关系》这本书时的访谈对话,我觉得这些问题都非常好,对解决大家亲密关系的问题有帮助,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文章为连载形式,今天分享上篇。
01
亲密关系是什么?
伟强:爱情、婚姻、亲密关系,这三个词有什么区别?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团长:我们先聊聊什么是爱?
爱没有明确的定义。我写这本书时查了不少资料,也问了不少心理学的老师。但是大家给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很难去给爱下一个定义。
我想带大家从几个场景的感受层面,感受一下什么是爱。
第一个场景是初恋。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你愿意为对方完全的付出,对方开心你就开心,他就是你的整个世界,你只想为他付出,这种状态就是爱。
第二个场景是孩子的出生。已经当妈妈的朋友一定还记得,你的孩子刚出生时,医生把皱巴巴的孩子抱到你面前,你不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那么丑,像个小老头。你只会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孩子。
当他拉屎拉尿,夜里大哭大闹,让你不得安宁的时候,你依然是愿意为他付出的,你对他是全然的、无条件的爱。
第三个场景有冥想习惯的朋友会有体验。当进入入定状态时,会感到无法言喻的喜悦,佛家把这种喜悦称为法喜,这时内在没有分别心,没人再能惹你生气,因为此时你对整个世界充满爱,或者说,此刻你就是爱本身。
通过这几个简单的场景,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什么是爱了,虽然“爱”无法定义,但爱情还是可以定义的。我把爱情定义为:因爱而发生的一种感情。泛指两个人因爱而建立的关系就是爱情。
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是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选择。是双方或者多方的一种承诺,婚姻可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但也有不少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指主体体验到的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的主观体验是基于心理需求而产生的,有一种心意相通以及感到彼此对对方而言是特别的的感觉。
人有两条命,物质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物质的生命(肉体)需要吃饭喝水补充营养,精神的生命也需要被看见、认可、接纳、赞美等心理营养。两个人(也可以多个)因为相互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而紧密连接的一种关系,就是亲密关系。
当然,亲密的关系可能会由心理上的亲近导致身体上的亲近,但不能理解为亲密关系就是性关系。亲密关系会导致性,但是性接触可以在没有亲密性的情况下发生。
因性而发生的关系叫“激情”,激情是因情欲而建立的肉体关系。
同样,亲密关系会走向婚姻,但婚姻关系中未必一定有亲密。
“亲密关系”一词现在被泛化了,宽泛地说,家庭、婚姻、恋爱、性爱和友谊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的范畴。
当然,好的婚姻最好能同时拥有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部分。我的书名虽然叫《亲密关系》,其实,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亲密关系、激情关系和承诺关系三个部分的内容。
伟强:什么是好的亲密关系?怎么知道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
团长:基于爱的亲密关系就是好的亲密关系。相互索取、指责、抱怨、纠缠的亲密关系是坏的关系。
怎么判断自己的亲密关系是好是坏呢?看看两个人在关系中是相互付出的还是相互索取的就知道了。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两者搞混,错把需求当成爱,这也是大部分人会在亲密关系中受伤的关键原因。其实,要分清这两者很简单,“需求”是索取,而“爱”是付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
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在亲密关系中索取呢?很简单,因为大多数的人都缺乏爱,一个缺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别人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给到别人他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我先举个物质方面的例子来说明:
我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挺穷苦的,那时候我最怕的就是收到朋友结婚的请帖,那张红彤彤的请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红色炸弹”。
哪怕是我的好朋友结婚,对于金钱匮乏的我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我很难为他结婚而感到高兴,因为我给了红包后下半个月吃饭就会有问题。
但现在的我不一样了,我的生活比较富裕了,我会主动拿出钱供一些贫穷的孩子读大学,即便我和他们的关系并不熟悉,平时很少见面,但当他们毕业时,我会发自内心的开心、高兴。
因为我现在有了足够的财富,我就愿意为了让一些孩子受到教育而付出力量,没有任何的回报也会感到高兴。
精神和物质一样,如果我们内心的爱很匮乏,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很难去分享一样,一个匮乏的人也很难去爱。
因为爱是付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拿什么去付出呢?这样的人只会在关系中索取,希望另一人来填补自己的空洞,但这样的关系,只会让你感觉到愤怒和委屈,觉得对方为什么不满足我??!!而对方可能也同样在向你索取。
所以,基于需求而建立的关系,必定会感到委屈和愤怒,在建立的那一刻已经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一个饥饿的人只会索取,一个心灵富足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就像一个肚子饥饿的人的焦点在寻找食物,一个肚子饱的人自然会分享食物一样。基于索取的关系,只会让彼此感到窒息,而基于爱的关系,双方才会感到滋养和幸福。
各位朋友,你们现在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是相互索取还是相互付出?
伟强:怎么判断一段关系,我是该维系还是放弃?
团长:因人而异。我们一般觉得想放弃是感觉到自己被伤害了。
首先要分清什么是伤害?如果是实质性的伤害,比如暴力、背叛、虐待等,建议尽快中止。
但另一种伤害,往往不是真的被伤害了,而是“感觉被伤害”。
我曾经去过一家企业做培训,在一个游戏环节,我要求输的阵营大家都表达自己的感受,学员们都大声说自己对输了感到不服,因为规则不公平,其实这是我有意设计的,旨在通过这个设计让学员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有一个学员无论我如何鼓励,就是不表达情绪。当时正值午餐时间,同学们都在等他表达完然后吃午饭,没想到他愤怒地摔门而去。
因为我是主讲导师,所以在后来的环节中,我有机会疗愈他,于是我给他做了个个案,探寻为什么他会对这个环节有那么大的反应。
在催眠回溯时发现,从小他妈妈就老逼迫他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大杯才准睡觉。就算他哭得很伤心,妈妈也会把牛奶倒进他的嘴巴,强迫他喝下去!从那以后,他对别人的要求都会习惯性地愤怒,不管是领导、同事、朋友还是太太。
他的同事们都觉得他太过敏感,都害怕自己无心的举动会让他感到被伤害,所以,大家都刻意跟他保持着距离。
我们都不喜欢被要求,但他的反应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正常反应,这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是一种过度敏感的反应,我把它称为“过敏”。
如果他不疗愈自己的创伤,以后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一旦要求他点什么事,他就会马上产生类似的应激反应。如果这个伤口没有疗愈,就算他离婚了,换一个伴侣,结果还是一样的。
这种因为自己内在原因导致在生命中重复出现的行为,心理学称为“模式”。关于模式,我在书里开篇写了7个伴侣们在婚姻中“相爱相杀”的故事,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和大家分享了,大家可以去《亲密关系》里阅读。
这里简单和大家分享TA(交互沟通分析)流派的伯恩老师提到的,关系中我们会有的几种模式。
第一个模式叫:你这个混蛋,我终于逮到你了(我好,你不好)
这类人在关系中总是挑伴侣的错处,一找到伴侣的错处他就很有成就感,像是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第二个模式叫:踢我吧(你好,我不好)
玩这个游戏的人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也许因为从小习惯了被虐待,所以,在寻找伴侣时,总会被那些有“迫害者”倾向的人吸引,即便他遇到暖男/圣母,他也会故意惹对方生气,把对方逼到退无可退终于对他扬起了手,他才觉得“这就对了”。
第三个模式叫:破罐子破摔(你不好,我也不好)
我不好,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我们都知道,玩这些游戏的人很痛苦,但为什么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玩这些游戏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待在熟悉的环境里,可以获得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宁愿痛苦也要重复游戏的原因,因为这些游戏他们很熟悉。
回到你的问题:面对一段感情该维系还是放弃?
我在书中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上有一个坑,你经常会不小心掉进坑里,这时你有三个选择:
1、对这个坑保持觉察,看见它,绕开它;
2、把这个坑填平,也就是疗愈自己的创伤;
3、换另一条路,也就是离婚。
但是,自己身上的模式和路上的坑稍有不同,路上的坑在路上,也许换一条路就能避开这个坑。可是,在婚姻中,如果你的创伤没被疗愈,这个坑是在你身上的,就算你换一个人,这个坑依然存在。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个人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想离职换个工作,朋友劝他:“你就这样走了,不是便宜你老板了吗?不如先把工作做好,到公司离不开你的时候再走,让你老板后悔,这才解气!”
他听了朋友的话,真的加强了自己的实力,创造出了业绩,没想到老板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给他升职加薪,他自己也不想离开了。
婚姻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带着无明,不知道自己的模式,只是把错归咎于伴侣,下段关系依然可能会进入轮回,还不如把现在的伴侣当成陪练教练,借他来修炼自己,等修炼好自己时再离开他也不晚。
既然你认为他伤害了你,为什么要帮他减轻一个负担?这不是太便宜他了吗?
伟强:我们能通过一段关系来拯救自己吗?
团长:关系可以拯救自己,也可能会毁了自己。
这点可以用修行来解释,我把人生的修行归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外求:比如没钱,我们就会想办法赚钱,这是向外求,只要能拥有、占有一些东西,我们就感到开心,而无法拥有就不开心,这是一种贪着。
第二个阶段是内求:当一个人发现向外求依然会痛苦时,他会转向内求。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我们内在的执着、大脑中的病毒性信念。比如,当现实发生的事情跟你大脑中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不相符时,你就会感到痛苦。
内求就是通过学习、成长,向内觉察,从而减少痛苦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合一:我打坐进入禅定状态时,就体会到了这种感受。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感受,是你不管拥有什么东西都无法获得的喜悦,这种无我的状态,其实就是你的真我在敞开,与世界合一的一种状态。
这三个阶段其实就是从索取到爱、呈现真我的过程,《大学》里把它称为“明明德”,王阳明把它称为“致良知”。
道家认为,修炼需要五个条件,分别是:法、财、侣、地、德。
法:就是要有好的方法;
财:指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侣:就是需要有修行的伙伴;
地:指需要适合修行的环境;
德:修行人需要有德。
这五个条件中,“侣”排第三位,可见它的重要性。从“外求”到“合一”,最重要的是放下恐惧,敞开自己,找回真我。亲密关系是最容易敞开的一种关系,因为我们面对外人时很难敞开自己,在亲密的人面前会容易很多。
所以,如果你愿意用修行的心看待亲密关系,愿意从亲密关系中学习和成长的话,亲密关系就是绝佳的修炼伴侣。因此,你当然可以通过一段关系拯救自己。
但是,如果你带着无明,又不愿意看书学习,总认为你今天的痛苦是对方造成的,双方相互指责,两个互相索取的人在一起,关系就变成了修罗场,只会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人。
所以,是否能从亲密关系中拯救自己,取决于你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